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貌合神离

大清巨鳄 塞外流云 3347 字 9个月前

同意?巴滕贝格一愣,“德意志提出这个要求不过是在表明态度,并不是非买不可。”

迪斯雷利轻描淡写的道:“如果清国人隐藏了实力,绝对不会让这艘战舰再返回欧洲。”

“可如果是错误的估计了清国海军的实力呢?”

“那又如何?我国又不是不能建造。”迪斯雷利不以为意的道:“不要舍不得,意大利人在铁甲舰设计方面丝毫不逊色我国,还不如索性大方一点,堵住他们的嘴。”

大方?大方才怪!巴滕贝格清楚,对方根本就是不看好这一战,认定‘英弗来息白’号一旦出战,必定是有去无回,沉吟了下,他才道:“德奥意三国已经商议妥当,奥意两国各自增兵五万,派遣三十五艘铁甲舰出战,现在应该是三十六艘,总吨位在十五万吨,这几乎是德奥意三国能够进行远洋作战的所有铁甲舰。”

“这是在逼我们啊。”迪斯雷利轻叹了一声,略微沉吟,他才道:“我国等于是两线作战,要抽调兵力前往印度,跟法兰西商议一下,凑二十四艘战舰。”

上海,镇南王府。

一溜四辆黑色的小轿车缓缓的停在长乐书屋门口,车门一开,长袍马褂的奕?满面笑容的下的车来,易知足迎上前几步,拱手笑道:“北方旱情已经大为缓解,六爷前来,可是关心南非战事?”

奕?一边拱手还礼一边笑道:“国城兄从来不打无把握的仗,这次又是我国主动宣战,在下等又怎会担心?”

“知我者,六爷也!”易知足朗声笑道,见的肃顺迎上来,他拱手为礼,随即一摆手,“二位相爷请——。”

“国城兄这是在折杀我等。”肃顺笑着伸手礼让道:“国城兄请——。”

进屋叙礼落座,奕?感慨的道:“一场大旱竟然持续五年之久,如今总算是撑过来了。”说着,他拱手道:“如此一场奇灾,全赖国城兄多方筹划,元奇倾力支持,否则不堪设想。”

“六爷又何尝不是殚精竭虑,咱们就别互相夸赞了。”易知足语气轻松的道:“是非功过,留待后人去评说。”

肃顺连忙道:“这是彪炳千秋之功,何来过与非。”

“时移世易,功过难辩。”易知足摆了摆手,“大清在一日,我辈自然是功臣,大清日后若亡,在后人眼中我辈则是罪人。”

向德奥意三国出售最新款的战舰?巴滕贝格不由的一愣,对方这是老糊涂了不成?英吉利不是没有对外出售过战舰,但出售最新款的战舰却是从来没有过,这些年保密制度越来越来严,为的不就是新式战舰泄密?

更何况,德奥意三国如今已是大英帝国极力防范的对象,因为这三国有破坏欧洲大陆均衡的迹象,只是为了减轻对清作战的损失向三国出售最新式的战舰,会不会得不偿失?

“鱼雷威力巨大,其杀伤力远远超过大口径舰炮,我不认为清国这些年对于鱼雷的研究会止步不前,鱼雷艇的出现,应该是清国有意的误导或者是麻痹我们。”迪斯雷利缓声道:“如果清国对于海战没有绝对的把握,不会如此莽撞向五国宣战,甚至是不惜激怒我国,逼迫我国宣战。

南非这一战的关键是海战,如果猜测的不错,清国是想借此机会再次重创我国海军舰队,从而取代我国海上霸主的地位,我国不能冒险,必须谨慎,再谨慎!”

八年前的莫桑比克海战,清国就是凭借鱼雷一举击沉皇家海军舰队的就艘铁甲舰,经此一战对于鱼雷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中之重,清国更是没理由不重视对鱼雷的改进,八年时间,清国的鱼雷没有多大的改进,确实有点让人不敢相信。

巴滕贝格迟疑了下,才道:“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干脆避战?向德奥意三国出售战舰,可能会动摇帝国在欧洲的地位。”

“避战?不!”迪斯雷利摇了摇头,“能借清国之手削弱德奥意三国的实力,对于我国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顿了顿,他接着道:“至于说出售战舰有可能动摇我国在欧洲的地位,这个可能性不大,德奥意三国的研造铁甲舰的技术并不弱,一旦开战,三国都有能力仿造新式巡防舰,我国的优势不在于研制方面,而在于强大的工业实力。”

巴滕贝格道:“若是我国提出出售战舰,德奥意三国会不会生疑?”

“会。”迪斯雷利道:“不过,他们不会轻易放弃德兰士瓦的金矿,不会轻易放弃染指南非的机会,当然,我们出售战舰也要给出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理由,我们可以与法兰西联手。”

沉吟了一阵,巴滕贝格才道:“鱼雷艇是一个不错的设想,虽然我国研制的白头鱼雷无法定向直航,但若是采用配合鱼雷艇,在大规模海战尤其是混战之时,还是具有较强的威慑力。”

“威慑力?”迪斯雷利翻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你就不怕击沉自己的战舰?一个鱼雷定向问题,八年时间都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不是丢脸,而是耻辱,大英帝国的耻辱!”

德意志,柏林,夏洛滕堡宫。

德皇威廉一世抖了抖手中的电报,“看来英国人还不蠢,知道清国这次主要针对的是他们。”

“对于清国来说,目前能够威胁到他们的,只有英吉利。”俾斯麦不急不缓的道:“清国从孟加拉出兵,就是逼迫英吉利参战,目的是重创英吉利海军。而英吉利提出出售战舰,目的则是捆绑我们,如果我们拒绝,英吉利很有可能会选择退缩。”

顿了顿,他接着道:“英吉利提出的理由很充分,按照协议,德兰士瓦金矿英吉利只占两成股份,而且因为这事还导致了清军从孟加拉出兵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