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四章 垫资项目

大清巨鳄 塞外流云 2171 字 9个月前

听的这话,卫三畏算是彻底放下心来,微笑着道:“我马上将殿下的意思转达给国内。”

目送卫三畏上了马车,赵烈文才开口道:“美利坚本就缺乏资金怕是吸引不了多少资金前来。”

“美利坚并不缺乏资金,西部的金矿使得美利坚迅速积累起极为可观的财富。”易知足轻声道:“从1865年开始,美利坚仅是投资于铁路建设的资金就高达二十亿美元,虽说有一半是从英国筹集的,但也足有十亿美元之巨,比我国在铁路建设上的投入还要高。”

那些投入铁路建设的资金一时半会能抽调的出来?话到嘴边,赵烈文却是忍住了,转而道:“西洋各国垫资修建铁路,会不会从本国运输修建铁路所需的材料?”

“这要看我国的价格与他们的价格差距有多大,资本逐利,这是本性。”易知足说着转身缓步踱向书房,借助这次大规模长时间的经济危机大举进行铁路建设,不仅是为了刺激经济,也是因为可以大幅降低铁路的修建成本,钢铁的价格肯定会大幅下跌。

当然,这对国内的钢铁行业会构成很大的冲击,不过,他并不在意,因为大清的钢铁行业几乎都掌控在元奇手里,之所以要让外国铁路公司垫资承揽铁路修建项目,就是要利用国外的资本来促进本国的工业发展。

竞争?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怎么可能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对手?元奇实质上就是一个庞大垄断组织,其庞大的程度要远远超过当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最不怕的就是自由竞争!

进的书房,林美莲拿着一叠拜帖进来,道:“大掌柜——。”

易知足径直问道:“威妥玛来了没有?来了先请他进来。”

美利坚驻沪领事馆。

尽管已在京师修建了使馆,但美利坚驻华公使依然长期住在上海,新上任的公使同样是易知足的老朋友老熟人——卫三畏。

身为传教士的卫三畏在元奇成立之初就应易知足之请进入元奇印刷厂,与易知足关系甚为亲密,完全不在伯驾之下,而且他还长期兼任美利坚驻华使团秘书和翻译,曾数次代理美国驻华公使,伯驾回国之后,他可谓是最佳的驻华公使人选。

清国突然抛出的‘五年计划’,美利坚国内极为关注,原本美利坚在清国的铁路市场就占据着不小的份额,如今国内铁路公司股票全面下跌,铁路建设放缓,这种情况下几大铁路公司都迫切希望能够拓展在清国的市场。

不过,清国的铁路市场虽大,竞争却是不小,清国的铁路建设热潮持续了二十多年,在华的英美法三国铁路公司和清国本土的铁路公司在这期间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要想继续拓展市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消息一传开,欧洲各国公使都闻风而动纷纷赶来上海,除了英法之外,还有德意志和意大利,很显然,各国都想拓展或者是挤进清国的铁路市场,毕竟清国的铁路市场潜力实在是太大了,但凡是具备实力的铁路公司都想插进来。

“先生——。”一个参赞在门口禀报道:“易先生回上海了。”

“备车,去镇南王府。”卫三畏边吩咐边站起身来,眼下各国公使都在上海,他必须赶在各国公使之前见到易知足,若是落在后面就麻烦了。

易知足回上海并未隐藏形迹,回府的消息一传开,早就等候在上海的各路人马登时闻风而动,卫三畏赶到镇南王府时,门外已经停了不少的车轿,见这情形他连忙吩咐走侧门,走侧门也是要递帖子的,但肯定比大门的门房要快,毕竟门房的人太多了。

出乎卫三畏意料的是,看到他的马车前来,侧门居然开了,他心里顿时有些发热,很显然易知足预料到他会赶来,所以事先吩咐放行,马车在长乐书房院门外停下,赵烈文缓步迎了上来笑道:“我们王爷正在洗浴,还请卫先生稍候片刻。”

易知足回府第一时间就见了严世宽,在了解上海的情况之后才去洗澡更衣,走进书屋,见的卫三畏快步了迎出来,他满面笑容的道:“贵国在我国的铁路建设项目已有两个,就不担心贪多嚼不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