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章 风雨前夕

大清巨鳄 塞外流云 4344 字 9个月前

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区、唐宁街10号。

外交大臣格兰维尔快步走进办公室里,递上一份电报,道:“阁下,威妥玛回电,元奇拒绝了我们提出的条件,态度极为强硬。”

接过电报扫了几眼,格莱斯顿轻轻的将电报放在桌子上,随即拿起烟斗装填烟丝,“对于威妥玛的建议,你是什么看法?”

格兰维尔谨慎的道:“元奇在武器研发方面确实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米尼枪、后装线膛步枪、整装金属子弹,后装线膛炮都是元奇率先研制出来,美利坚南北战争,元奇也曾向美利坚大量贩卖军火。

一晃十年,谁也不清楚元奇是否研制出新式的武器,不过,从元奇秘密研造铁甲舰的情况来看,可以肯定,清国的铁甲舰与我国的差距不会太大,要说差距,还在于工业实力,以造船业而言,清国与我国的差距应该很大。”

用打火机点燃烟斗,格莱斯顿才道:“普法战争期间,元奇也向法国提供过一批军火。”

“有这事。”格兰维尔道:“元奇提供的主要是药品和医疗用品,武器也有,都是后装线膛步枪,数量并不大。”

顿了顿,他接着道:“鉴于并不了解清国海军的真实战力,不妨采用威妥玛的建议,先试探一下也好。”

默默的抽了一锅烟,格莱斯顿才缓声道:“清国与俄国一样野心勃勃,是帝国海军的最大威胁,确有必要试探一下,让报纸渲染一下清国霸占德兰士瓦金矿并肆意滥杀我国公民的事情,不妨夸大一下事实,也顺带夸大德兰士瓦金矿的储量。”

这是要进行舆论引导!格兰维尔心里一喜,微微欠身道:“阁下明天就能从各大报纸上看到相关的报道。”

格莱斯顿笑了笑,道:“不过,开普敦事件不能在伦敦上演,必须保护好清国的大使馆、留学生以及在伦敦的所有银行和商号,别忘了,我国在清国有着同样多的公民和资产。”

第三天,英国《泰晤士报》、《卫报》、《每日电讯报》、《世界新闻报》等大小报纸纷纷在醒目的位置报道了德兰士瓦发现储量巨大的金矿,清国为独霸金矿开采,出动军队对开采金矿的欧洲矿工进行了令人发指的大屠杀,造成数百淘金工人死于非命,英国有三百多名淘金工人死于德兰士瓦金矿的大屠杀。

德兰士瓦金矿大屠杀一经报道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可谓是群情激奋,世界各地的淘金潮此起彼伏,每一个金矿的发现对于渴望一夜暴富的英国人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无数渴望财富的英国人蜂拥前往淘金。

而清国为了霸占金矿开采,出动军队进行大规模的屠杀,等于是断掉英国人的淘金梦,如何不让人们愤怒,尤其是报纸还大幅渲染德兰士瓦金矿的储量极其巨大,并危言耸听清军进驻德兰士瓦对金伯利的金刚石矿也构成巨大的威胁,一时间要求正府出兵南非的呼声四起。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曹根生快步走进房间,朗声禀报道:“大掌柜,伦敦来电,伦敦各大报纸纷纷报道德兰士瓦金矿大屠杀事件。”

看国电报,易知足随手将报纸转给易正行,冷笑道:“没想到英国人居然也会恶人先告状。”

赵烈文道:“大掌柜,咱们是否也让报纸渲染一下开普敦事件?”

“英国人这是在为出兵南非造势。”易知足沉声道:“咱们也应该造造声势,着大小报纸尽数报道开普敦事件,伤亡人数以及损失没有必要夸大,如实报道就行,对于德兰士瓦矿区事件也如实报道,可以将外交部的照会原文刊载。”

顿了顿,他接着道:“着令各通商口岸以及各工地,务必保证当地英国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不允许出现任何外交事件,一旦出现,层层追究地方官员责任!”

一愣之后,易正行、赵烈文两人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易知足前些日子对世界未来格局的预测,美利坚和俄国都是他极为看重,有着争夺世界霸主资格的国家,而且当时也隐晦的指出,俄国的崛起与欧洲的战争相关。

奕却是颇为意外,如果说俄国的崛起无可阻挡,那么现在修建清俄铁路之举就无异于是雪中送炭,必然能极大的促进两国的关系,对于易知足的眼光和预见能力,他早已是心服口服,当年他对德意志的断言,如今已经一一证实。

略微沉吟,他才道:“国城兄既然能预见到俄国会崛起,何以还要在西北肆意扩张,还买下西伯利亚,平白竖一强敌?”

“六爷这话问的有意思。”易知足哂笑道:“难不成咱们不在西北扩张,不买西伯利亚,俄国就不会成为我国的强敌?”

奕摆了摆手,道:“即便俄国注定会崛起那也是日后,为了一个日后才能崛起的俄国而与现在号称当世第一强国的英吉利交恶,甚至是爆发战争,是否有必要?”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易知足缓声道:“岂能为了眼前着之利而弃长远之利?”

见他似乎是铁了心,奕不免有些焦急,却是耐着性子道:“不论是德兰士瓦金矿还是清俄铁路,都严重损害英吉利的利益,国城兄难道就不能稍做退让,非要弄得两国兵戎相见?一旦爆发战争,不论输赢,必然都会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国城兄历来不是都主张尽量避免爆发大规模战争?”

听的这话,易知足眼光陡然冷峻起来,声音也变的有些高亢,“并非是我要挑起两国战争,是英吉利欺人太甚!我国修建铁路,与英吉利何干?与德兰士瓦签订协议开采金矿,又为何要平白与英吉利分享?

今日英吉利能以武力相迫干涉我国修建铁路,他日会否以武力干涉我国内政?今日能强夺金矿开采权,他日会否抢夺我国领土?

你回复威妥玛,事关我大清国运,纵然与英吉利爆发全面战争,大清也绝不会做一丝一毫让步!国运之战,我大清以倾国之力奉陪到底!”

这一番话铿锵有力,隐隐有金石之音,奕脸色登时有些苍白,失神的道:“事关我大清国运?”

缓缓点了点头,易知足才沉声道:“即便立宪,依然还是大清,在国家民族的命运面前,个人的荣辱得失算不了什么。”

这话摆明了是敲打他,奕一阵黯然,真要与英吉利爆发全面战争,他这个内阁总理大臣岂非完全成了摆设?既是国运之战,他身为大清皇族,又岂能不支持?

尽管心情黯然,他还是点了点头,声音低沉的道:“既是国运之战,大清上下自当全力以赴,身为皇室子弟,我岂能不顾全大局。”

“如此甚好。”易知足放缓了语气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全面开战,我国固然会损失惨重,英吉利也必然一样,对于英吉利而言,最大的敌人不是我大清,而是德意志。

大清的经济繁荣,俄国的再次崛起,对于英吉利而言皆是利大于弊,希望英吉利能够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要妄加阻扰我国的经济发展。你可以将这话转告威妥玛。”

这是让他转告英国人,让英国人不要轻易挑起战端?奕不由的暗自苦笑,双方实则都不愿意爆发战端,这是在互相试探对方的底线?他当即点了点头,”在下会如实向威妥玛转达国城兄的态度。”

易知足笑了笑,抬腕看了看表,“六爷难得来一趟,五点我设宴为六爷接风洗尘。”

这是在送客了,奕笑着起身拱手道:“那在下先去回复英国人。”

起身将奕送到门外,易知足就停住了脚步,吩咐道:“行之,代为父送送恭王。”说便拱手作别。

待的奕的身影出了院子,他才折回房间,赵烈文跟了进来笑道:“国运之战,大掌柜就不虑吓着英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