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经济制度

大清巨鳄 塞外流云 4329 字 9个月前

这要求是不是太高了?汤玉祁愣愣的说不出话来,后面两点要求他压根就没敢想过,难怪对方说内燃机汽车能成为陆地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真要能拥有这些能力,比火车的实用价值可是强多了。

见的两人不敢吭声,易知足笑道:“我这是给你们指出研究的方向,也没要你们马上就研制出来。”

“属下遵命。”洪志高、汤玉祁连忙齐声应道。

“内燃机汽车如今具备了实用价值,就该考虑量产的问题。”易知足缓声道:“汽车工艺复杂,零部件也多,而且零部件的磨损大,故障也不少,必须采取统一的规范化的零部件生产,再则,汽车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必须采取流水线作业,进可能的提高产量,压缩制造成本。

汽车制造业拥有近乎无限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意义之大超乎想象,而且能够带动公路建设,刺激钢铁、橡胶、炼油等众多的产业,堪称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一开始,我就给汽车厂划拨了诺大面积的地盘,可不只是为了给你们提供测试汽车的场地,好好规划一下,经费的问题不用考虑,争取尽快实现大规模的量产。”

牵一发而动全身!洪志高、汤玉祁做梦也想不到内燃机汽车的制造居然如此重要!两人不由的又惊又喜,振奋不已,对视了一眼,连忙起身道:“属下能定然不负大掌柜厚爱。”

“好。”易知足笑道:“去外面看看行之的测试结果吧。”

待的两人告退,赵烈文依然有些难以置信的道:“内燃机汽车的制造果真如此重要?”

易知足瞥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道:“如果内燃机汽车能够载重4吨、5吨,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80公里或者是100公里,惠甫觉的重不重要?”

赵烈文疑惑的道:“真能达到如此程度?”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易知足道:“三十年前,惠甫可敢想象从上海到京师只要2、3天时间?”

“确实是想不到。”赵烈文笑道:“这三十年来,大清可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火车铁路,有线电报,电灯、电话,数千吨甚至是上万吨的蒸汽铁甲舰。”

“真正天翻地覆的变化还在后面。”易知足笑道:“早些年我就说过,我们身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工业的发展会不断的刺激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进步反过来又会极大的促进工业的发展。

可以说,工业发展到了一定的地步,会主动的推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都会被裹挟着不断向前,而且这个发展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英吉利工业革命一百年的成就,已经超过人类社会数千年,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又是什么情景?可能不要五十年就会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一百年!”

虽说是猜测,但确实有这个可能,赵烈文缓缓点了点头,道:“电力、电器、内燃机、炼油、飞行器等研究所,大掌柜可是憋足了劲要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错。”易知足颌首道:“相比起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更残酷,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明族而言,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不足以致命,但若是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却是足以亡国灭种!”

赵烈文听的一呆,“如此严重?”

“非是虚言恐吓。”易知足道:“如果我国不发展工业的话,或许还不足以亡国灭种,一旦发展了工业,却又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那无疑将是致命的,只有一个下场,被世界列强瓜分。”

“大清的工业是由元奇引导和促进,这一点毋庸置疑,东南各省的工业发展、布局乃至于工业体系和交通体系都是由元奇一手操纵。”易知足缓声道:“客观来说,元奇的模式可以说是国家集权的一个雏形。

至于说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元奇做的还远远不够,这些年东南各省的发展,基本还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元奇只是从资金的和技术两方面进行宏观的调控或者说是引导和限制,顶多只能说是一种摸索和尝试。”

市场经济的慨念是亚当斯密提出来的,易正行倒是知道,但计划经济,却是压根就没听说过,他当即追问道:“计划经济是不是针对于市场经济?”

“不错,计划经济就是有规划、有计划地发展经济,从而避免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易知足缓声道:“计划经济适合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的初步阶段,适合于集中财力、人力、物力有重点的有步骤的稳定、发展经济。

计划经济有利于优化资源的配置,利于调整重大经济结构,调整重大经济比例,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对于我国当前的情况而言,最主要的是利于促进工业体系的完善。

不过,计划经济本身也有着巨大的缺陷,长期实行会导致缺乏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缺乏效率和创造性!因此,必须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至于如何结合,必须依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的调整。”

说到这里,他略微一顿,“再说就扯远了,咱们说回来,为什么说工薪低是好事,也是坏事,但总的来说却是弊大于利。

要发展工业,就必须有广阔的市场,我国虽然没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但却有着庞大的国内市场,我国五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强,这是西洋各国谁也无法企及和媲美的。

不过,人口不是市场,没有购买力的人口再多也形不成市场,什么是市场?市场是由有购买欲望和购买力的人口组成的。四口通商前些年,英国的工业品不能在我国形成倾销,就是因为我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百姓没有购买欲望,没有购买力。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交通的飞速发展,必然会打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而激发百姓的购买欲望,但只有欲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购买力,提高工薪就是增加购买力。

这些年,工厂数量激增,产业工人数量也是快速增长,如今已经超过三百万,可以肯定的是以后这个增长的速度还会更快,提高工人工薪,规定最低工薪,就是培养市场!市场越大就越能刺激工业的发展。

另外,提高工薪,增加用工成本,也有利于刺激工厂对新技术和新机器的追求和应用,这对于促进我国的工业发展也是一大好事。再则,高薪也容易吸纳人才和留住人才不是?

至于说提高工薪影响我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这根本就不是问题,对外可以采取补贴的方式,对内可以采取保护的方式,都不难解决。”

房间里一片安静,易正行、赵烈文两人都低头速记,易知足呷了口茶,点了支香烟,待的两人停笔,才道:“交给你们一个课题,西洋各国的经济制度为什么会间隔一段时间就出现经济危机。顺带给你们推荐一本书——《资本论》。”

话未落音,林美莲在门口禀报道:“大掌柜,门房来报,汽车到大门外了。”

“让他们开进来。”易知足笑着起身,“走,咱们去看看。”

书屋院子门口,看着一辆黑色的小汽车无声无息的行驶而来,见识国蒸汽机汽车的易正行不由的大为诧异,忍不住道:“这是电动汽车还是内燃机汽车?”

“内燃机汽车,不过使用了消声器。”易知足笑道:“可别小看了这辆汽车,仅是专利就有二十余项,与蒸汽机汽车可说是天壤之别,只是现在的速度还有些差强人意,不过,应该还能不断的提高。”

易正行两眼一瞬不瞬的盯着缓缓而来的小汽车,待的近了才能听闻发动机的轰鸣声,声音低沉并不刺耳,汽车尾部冒着淡淡的黑烟,这确实是一辆货真价实的内燃机汽车!

这辆对众人造成极大的视觉冲击,充满了新奇感的小汽车,在易知足眼里却是一辆简陋的老爷车,不过,以目前的技术,这个水平已经是极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