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对手实力

大清巨鳄 塞外流云 3317 字 9个月前

关有龄将房门关上之后才轻声道:“咱们青岛本身就具备建造大吨位铁甲舰的能力,为何还让咱们派精干技术人员前往广州上海造船厂交流学习?”

听的这话,章洪深不由的一愣,“不是因为咱们建造万吨巨轮的技术不够成熟?”

“自然不是。”关有龄笃定的道:“这是要让广州上海的造船厂具备建造铁甲舰的能力,不出所料,应该是有大的战事。”

回到沧海园,易知足便吩咐打电话请载钊和郭仲牟两人前来,晚饭后他照例前去沙滩散步,抽调精干技术人员前往广州上海造船厂去交流学习,他确实是有民改军的打算,元奇在广州上海的两大造船厂底蕴深厚,实力雄厚,船坞众多,本身就具备建造大中型远洋货轮的能力,稍加转型就能建造大中型铁甲舰。

德兰士瓦的金矿储量太大,大到足以动摇英镑霸权的地步,一旦英国人确证了这一点,必然不会善罢甘休,若是两国在南非爆发战争,则必然是一场持续时间不短的战争,他必须未雨绸缪。

天色麻黑之时,载钊和郭仲牟两人才匆匆赶来,闻报之后易知足回到书房,待的两人进来见礼后,他取出一份资料,道:“这是英国海军三年前下水的远洋主力铁甲舰——‘米诺陶’级,这是相关的资料,你们看看。”

‘米诺陶’级铁甲舰是罕见的5桅战舰,撞角型艏、巡洋舰尾、火炮沿船体长度方向的舷侧布置、适合排成纵队队形作战,也可以称做战列舰,蒸汽机风帆混合动力,航速14至15节。

英国海军服役的‘米诺陶’级铁甲舰有三艘,分别是‘马那杜’号、‘爱勤考特’、‘诺森伯兰’号三艘,排水量尽皆在万吨以上,装甲厚度55寸-45寸,前两艘配备火力,9寸前装线膛炮4门,7寸前装线膛炮24门,24磅前装滑膛炮8门。

‘诺森伯兰’号配备火力,9寸前装线膛炮4门,8寸前装线膛炮22门,7寸前装线膛炮2门。全舰编制800人。

看完资料,载钊、郭仲牟两人不由的面面相觑,海军之前一直认为英国海军的主力战舰是‘勇士’号和‘黑亲王’号,不想居然又冒出三艘‘米诺陶’级铁甲舰。

“除了这三艘‘米诺陶’级铁甲舰外,还有一艘排水量九千多吨的‘阿基理斯’号。”易知足缓声道:“另外,在去年,英国人还建造了六艘坎帕琉斯级和六艘无敌级铁甲舰,现在还没有相关的资料,截止去年年底,英国海军服役的铁甲舰已经高达五十艘。”

还有六艘‘坎帕琉斯级’和六艘‘无敌级’铁甲舰?载钊总算是明白易知足为什么要说能避免就尽力避免与英国爆发战争了,英国‘海上霸主’的称号还真不是白叫的。

“这些资料本不想让你们看的,免的打击你们的自信心。”易知足缓声道:“不过,我发现你们有些过于自信,觉的还是有必要让你们更清楚的了解一下对手的实力,这是任安今天才发过来的。”

伦敦,金融城,证券交易所。

宏大的交易大厅里人头攒动,各种各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人宛如置身一个巨大的菜市场,《法兰克福和约》的签订固然让法兰西证券再次暴跌,但对于与德意志相关的证券而言却是巨大的利好,人们无情抛弃手头的法兰西的证券,转而争购德意志的证券。

一个角落里,胡光墉仿佛一个局外人一般静静的感受着交易大厅里的狂热,趋利避害是人之天性,这一点东西方如出一辙,色当会战之后德意志相关的证券就开始强烈反弹,节节走高,如今已然是接连创下新高,且涨势强劲,毕竟五十万法郎的战争赔款和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割让是一个难以形容的巨大利好。

因为易知足精准的预判出战争的结果,早在战争爆发之处,他就乘着德意志证券价格暴跌的机会大量吃进,现在这个价位,他已经是大赚特赚,大多数股票已经赚了三倍有余。

除了德意志证券让他大赚之外,与战争相关的期货也让他狠赚了一笔,要说赔钱的,也就只有法兰西的债券了,被弃如敝履的法兰西债券无人问津,已经连创新低,接近票面价值的一成。

抬腕看了一下手表,见的距离收盘已经不到一个小时,他转身挤出了大厅,一出大门,他便吩咐道:“抛掉手中所有的证券,全部吃进法兰西国债。另外,准备去巴黎的船票。”

对于购买法兰西国债,他心里没有丝毫负担,此番欧洲之行,他已经赚的盆满钵满,即便法兰西国债最终一文不值,他赚的钱也足够开支元奇西北扩张的军费和用于购地的费用,算是不负众托,圆满完成了任务。

青岛,五月的青岛美不胜收,草木青翠,百花争艳,大街小巷整齐洁净比上海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大街上商铺林立,街道上马车和自行车穿梭往来,热闹非凡,漫步在街头,易正行不无感慨的道:“真没想到青岛居然会如此漂亮繁华。”

“我第一次来青岛也是惊叹不已。”载钊笑道,随即在临街的一张长椅上坐下,“听说整个青岛的规划都是出自你父亲之手,市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元奇划拨银子。

这里的居民绝大部分都是各省退役官兵及其家眷,素质高,工薪也高,又是免费教育,因此居民生活十分富足,堪称是世外桃源,大清怕是没有哪座城市能够比得上这里。唯有两点不好,没有外出的自由,想要进来也很难。”

易正行跟着坐下轻声问道:“有没有人抱怨?”

“抱怨?”载钊笑道:“对于部队退役官兵来说,青岛比上不足,比下却是绰绰有余,能够留在青岛已经算是不错了。”

听的这话,易正行顺着话头问道:“部队官兵退役都是怎么安排的?”

“遵循自愿原则。”载钊漫声道:“愿意回原籍的,发放退伍费和安置金回籍,不愿意回原籍的,则由元奇统一安排到广州、上海、青岛、马尼拉、葛罗巴、釜山等地工作,这几年又多了倭省和东南亚三省几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