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巾帼英雄

女儿的小心思母亲如何不知,秦良玉幽幽地叹息,女婿确实文韬武略才高八斗,可是所作所为非人臣所为,有功高盖主的嫌疑,如果有机会还是要好言相劝与他,免得他得陇望蜀图谋大明江山。

在汉口厉兵秣马的左守权跟在海州驻防的朱荣国已经得到了命令——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五挺进中原夺取河南向山西攻击前进。

没有具体目标,战术要求歼灭所有闯贼和自成体系的各路流寇,连山大王也不可以放过。

大军所过之处恢复良好的社会秩序让老百姓进行生产是考核诸位“战神”军官的指标。

收编所有的明军,要特别对待高杰部,如果该部将领不肯就范,采取缉捕或者击杀的手段,对待高杰本人也不例外,不用管他那个援剿先锋总兵官靖西伯的名头。

“南明”渗透大明多年,现在大张旗鼓收编明军肯定能够让明军普通兵丁和基层武官趋之若鹜,但是不能排除千总以上级将领有抵触情绪。

因为“南明”军饷透明,高级别将领的总收入未必能够比大明那些喝兵血吃空额的将领实惠,在利益驱使下,一定会有大明将领带着家丁武力抗拒。

因此为了让“南明”文武办事方便,给予他们可以跟明军动武的权限,必要时可以当场斩杀武力抗拒收编的明军将领。

当然收编后会加强明军的思想教育,不许任何军队发生扰民坑民的行为是重中之重。

末代的大明其实已经是兵匪一家,还好最坏的一股明军没有得到机会粉墨登场,因为左良玉几年前被明正典刑。

左良玉这个反面教材给诸多明军将领敲响了警钟,各路军阀收敛不少,大规模杀良冒功现象少了许多,明目张胆的抢劫行为基本上不敢做。

张凤仪、秦翼明等几位白杆兵将领带上三营以川娃子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人马从旅顺口乘海船南下,在南通州换平底江船沿江而上,赶去石柱跟秦良玉率领的大明川军汇合。

赞画部制定了作战计划,川军由秦良玉指挥,马香菱、张凤仪副之,马祥麟暂时不回川,将要带领留在辽东的一营白杆兵入关参战。

秦良玉挥师出巴中第一攻击目标陕西汉中,她有可以直接指挥的马香菱女兵营,还有回川的三营“战神”人马,人数达到一万六千,她还可以抽调的大明川军不会少于一万五千。

秦良玉指挥三万余人马出川,有马香菱、张凤仪、秦翼明等等大将全力效命,夺取汉中,威逼西安完全不成问题,如果战事顺利,秦良玉甚至可以夺取伪“大顺”国都西安城。

三月十五,三万余川军誓师出征,铠甲鲜明、刀枪耀眼,昂首挺胸的四川儿女满面红光,没有一个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发怵,恰恰相反,人人都期待马上得功名的大好机会。

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看着蜀中子弟一个个慷慨激昂,惹得巾帼英雄泪两行。

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的马香菱终于等来了亲自带兵打仗的机会,正偷着乐呢,瞧见母亲流泪了,讶异道:

“娘,您这是怎么了,您放心,此战如摧枯拉朽般,我石柱子弟的伤亡不可能太大,您难道没发现去辽东打建奴,咱们白杆兵都没有丢多少人马。”

秦良玉赶紧擦干眼角的泪痕道:“娘这是见到了蜀中强军高兴的,唉!可惜去年这些子弟要在辽东血战,否则我怎么可能眼看着闯贼肆掠神州。”

张凤仪笑道:“南王殿下之所以此时才让我等带兵回川归建,就是担心母亲过早跟闯贼决战坏了全盘计划。”

秦良玉不满道:“南王乃是堂堂七尺男儿,肚子里太多弯弯绕很不好,明明辽东早就平定,为何要封锁消息?

又为何不让咱们石柱子弟早日回川?唉,痛失战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