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二月份,她们就接到可以回家的通知,但这不是命令,这些川妹子都是诚实可靠之人,明知大明危在旦夕都不愿意在最需要用人之时抛弃已经成军的太监们归建。
她们的举动赢得了内军心底里的尊敬。现在皇帝把保卫太子的重要使命交给内军,川妹子和内军都仰首接受任务。
内军其实已经被“南明”渗透,太多火枪手已经是“南明”发展的特工,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接到过不利于大明的任务,现在大家得到了保卫太子突破闯贼围困投奔南王的差事人人磨拳擦掌。
张之极见皇上如此安排急了,连忙跪下道:“陛下,臣手下有数百家丁,还有两千敢战之兵,再有曹公公率领一千五百內操火枪手协助,臣保证能够护卫陛下杀出重围走上京津大马路赶去天津卫。
到了海边一定会有‘南明’战船、商船在港口,届时陛下扬帆出海闯贼只能望洋兴叹。”
阁臣范景文,户部尚书倪元璐等等文官也都跪下了,他们一致请求陛下暂避闯贼锋芒,突围去天津卫乃是上上策,他们可以追随陛下乘坐“南明”战船由海路赶去陪都南京以图东山再起。
心灰意冷的崇祯长叹一声道:“不用了,朕承天御宇以来,十有七年,年年征战,加派日多,已经无颜见江东父老,朕决定与江山社稷共存亡,诸位爱卿能够保护太子周全朕已经感激不尽。”
曹化淳、王承恩以及太子见陛下不肯同行,都不肯走跪下请求皇上一起突围,可是崇祯已经萌生死意坚决不肯去,这时远远地传来喊杀声。
崇祯最后一次以皇权命令张之极即刻带上太子上路,要求范景文、倪元璐这些在最后时刻还赶来尽忠的文官以后好好辅佐太子。
崇祯豁出去了,他把大内仅剩的马匹全部给内军骑乘,把自己一直御用的战马交给了太子。
耳听喊杀声越来越近,形势危急再婆婆妈妈有可能谁也走不了,张之极只能抹干眼泪出发,一直枕戈待旦的内操火枪手行动迅速,他们即刻翻身上马跟着曹化淳、王承恩簇拥着太子往东而去。
三月十五日,贼兵包围了京师,漫山遍野有不下于五六十万之众,其中应该有些是裹挟的老百姓和民夫,贼兵有可能在二三十万左右。
大厦将倾风雨飘摇,崇祯皇帝无计可施,此时他再也不信任文武百官,派出诸多太监去监督城防强化治安,可惜京师已经开始混乱,到处有人在杀人放火抢劫。
这当然是混入京城的贼兵闻听己方大军已经兵临城下都按耐不住跳出来在兴风作浪,也难为这些匪类,在京师装孙子几十天,每天看着金钱美女流口水。
大军终于到了,许多暗桩立刻挑选已经看好的目标下手,混乱一旦开始,当然愈演愈烈。
每一座城池最不缺少青皮、混混、闲汉之流,这些人唯恐天下不乱当然会跳出来趁火打劫。
眼看着大明中央指挥系统完全失去了效用,崇祯心急如焚,他亲自提着三眼铳、拿着宝剑带着王承恩和十几个內操太监头目巡视城防。
三月十七日,闯贼大军开始攻城,虽然贼兵的纪律性和战斗力根本不值一提,可是这个时候有数量就有质量,因为对阵的明军更加不堪。
京师有守城火炮,贼兵也有攻城炮火,京师霎时间炮声隆隆,虽然双方火炮的威力不值一提,但是巨大的轰鸣声还是让京师的混乱加剧了。
没多久,混乱就已经蔓延到了内城、连皇城都渐渐地没有了秩序,许多太监、宫女开始打包东西准备逃亡,当然他们准备带走的未必是私人物品,更多乃是宫廷的财物,因为你拿多我拿得少还发生了诸多斗殴事件。
此时崇祯顾不了许多,他只是密切注意官军是否还能够守住城池,急性子的他觉得在皇城苦等军情回禀是一种煎熬,再次拿起三眼铳带着一行十几人骑马出东华门实地考察防务。
可是这时候已经不能成行,混战已经开始,他们被乱枪、乱箭所阻。
崇祯只能重新选择跑去齐化门,驻守这里的成国公朱纯臣根本不相信皇帝会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来到前沿,不管是谁坚决不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