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布局沿海

黄胜留着倭寇首级根本没有什么大用场,加上一些废铜烂铁就可以获得一个港口和一大片地盘,以后会变成一个繁华的港口城市,黄家的投入比和后期得到的实际利益简直是石头换黄金也!

吴襄到手了如此之多的实惠,忙不迭要去变现,急匆匆去办事了。他心里雪亮,干劲十足,这一次不但能够完成黄胜的托付,还可以趁机运作许多朋友上位,以后的好处又会增加不少。

黄胜准备提拔已经是正六品百户衔的鲁承祖去浮山备御千户所任千户,从第一批来黄家的十三个辽东汉民,现在是黄家重步兵军官里挑选三个百户官去鲁承祖麾下任职,带上五百户百姓去那里落地生根,以后还会往浮山所大量移民。

沿海开发的路子是必须走的,后世沿海城市为什么发展势头强劲,就是因为得天独厚的运输条件,而明朝的城市都有意远离大海,就是因为被倭寇骚扰怕了。

黄家把发展海军作为重中之重,根本不怕海盗的劫掠。以一个港口城市为点,可以带动附近一大片地方共同发展。

如此这般慢慢布局,黄家的实力会逐步显现,每一个港口城市都不怕敌人来攻打,因为黄家发展强大的水师是必由之路。

黄家的舰队从海上增援被围困的城市,以火炮、火枪这样的热兵器打击来犯之敌,这个时代的大明没有任何部队吃得消。

送走了吴襄,黄胜在几个蝎子岛大师傅的陪同下视察兵工厂,那里的工匠大都认识家主,只要能够放下手里活计的都来问好,黄胜已经不许自己体系的人民轻易下跪,大家都互相抱拳问候。

蝎子岛秩序井然,工匠们干劲很足,燧发枪,火炮和各种用途的车辆都在满负荷生产,钢铁厂的倒焰炉用的是吴襄购买的焦炭。

因为炼焦炭太污染环境,黄家自己不干,直接购买成品。明朝早已用焦炭冶炼金属,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焦炭的国家,而欧洲直到十八世纪初才开始炼焦。

钢铁厂的工人用滑轮组提起坩埚把融化经过充分搅拌的液态钢水倒入模具,钢材刚刚成型可以拖拽时就被拉到畜力或者水力锤锻打,用这样的流程增加钢材密度事半功倍,省了再次把钢材烧红花费的时间和燃料。

畜力锤很笨重,就是一个被钢铁支架架起的两千到六千斤的钢家伙,由粗钢丝绳配合滑轮组,利用几到十几头健牛不等提供的拉力转换为提升的力量,然后沿着既定轨道自由落体砸向需要锻打的钢材。

几个水力锤的工作原理大致如此,最大的水力锤六千斤,战船龙骨的锻接就是如此完成,需要太多滑轮组来提升,因为龙骨是由多个一丈五尺的工字钢材锻接成十丈甚至更长的整体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