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胜在自己没有粮食基地的情况下,先进口粮食备用,宁可多花成本也在所不惜,在几个岛屿大量修建新式粮库就是准备尽可能多储备粮食,以后才有能力救活面临饿死的汉民。
黄胜买大米花又去了二十一万两白银,买了三十万石,黄胜的七万两和李家几个合伙人的份额可以到手十四万两银子。
自己带了十五万两银子本钱的瓷器、松江布、香皂礼盒、西洋镜可以回笼银子六十几万两,如此大手笔进货后能够带回去的现银不过十多万两而已。
李二见如此精明的黄大人做傻事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都买了货物回去认为不值得,劝告道:
“黄大人,小的以为千里不贩运价格低廉之物,一石大米在南直隶购买也不过如此价格,路途要比从日本购买近一半,这样的生意都没什么人肯做,这是为何?”
黄胜花银子当然大方,捡来的儿子当兵不吃力啊!抢海盗的物资都交给李国助销赃,这小子把在江户出货得到的现银一大半都给了自己。
黄家一下子就得了六十几万两银子呢,连从海盗老巢缴获的现银这一次回去有近一百万两银子带回去,黄家好几年都不用担心投入的费用喽。
黄胜笑道:“那还用你说,太麻烦耗损大没有什么利润而已。”
李国助更加不明白黄大人的目的了,问道:“大人既然已知长途贩运米粮根本不挣银子,为何还要从更加遥远的日本购买啊?”
“第一是因为本官回去时顺带而已,又不是专门来运粮食,运费可以忽略不计,第二个原因是本官有空闲的粮库,仓储成本有限,损耗也不大。最后一个原因最重要,本官多些麻烦不要紧大明可以多出许多粮食矣!”
李国助和李二刚才是在商言商,此时若有所悟在思考黄胜的话。
其实黄胜也计算过,运费加上短驳的劳力费和一定的仓储损耗,肯定没有利润,说不定还要倒贴,问题是大明以后天灾不断,多出三十万石大米就可以把几十万人从饿死的边缘拉回来。
至于日本少了如此多的粮食会导致多少老百姓饿肚子黄胜管不着,反正他们会捕鱼吃,应该想到办法,明年再加大播种面积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