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近卫队人手一支,他们举着轻钢圆盾,挥着单手战斧,腰里别着双管燧发短铳,战斗力可不得了。
燧发短铳用的不是米尼弹,而是椭圆形铅弹,因为米尼弹是采用尾部软木受热使软铅膨胀闭气的原理发射,故而装填时不太紧。
好处就是装填比较容易,可是前装短铳就不可以如此,别在腰上一不小心就会把装填完毕的米尼弹和火药洒落喽。
黄胜还是采取米尼弹问世前的设计,用通条把实心铅弹砸进枪管,宁可装填不易也要避免紧急情况发生时掏出的是一支空枪。
近卫队理论上可以近距离打出两颗铅弹,这个时代哪里会有如此厉害的军队打进自己的中军,还跟近卫队干上了,挨了两轮短铳袭击还有战斗力?
黄家使用的武器都必须质量值得信赖,哪怕有一点点不能够让战士放心大胆使用的火器都不允许装备军队。
大明火器何其先进,许多发明都领先于这个时代,就是由于贪墨成风,火器用料不足,工匠草草了事,导致兵丁不敢使用,因为是否打到敌人是个未知数,伤到自己却是十有八九。
黄家出品的火器一开始就宁缺毋滥,久而久之就会是战士的依靠,大家都热衷于使用火器自然又会推动热兵器不断推陈出新,如此良性循环,区区愚昧的建奴哪里还有夺了汉人花花世界的机会。
黄家湾岛只留下五艘福船、七艘草撇船改造升级成为战船,其余都转为民用,大船用来跑运输,小一些的用来捕鱼和作为加工海鱼的工作船。
改造升级完成后,黄家战船有了七艘二号福船和十五艘草撇船,装备六磅、四磅火炮二百多门足以在辽海无敌。
四十艘只装备抬枪的马船用来运输登陆的部队也足够了,近海作战,一次性可以投送两千多人马呢,黄家可没有如此多的战士。
大航海时代,小打小闹的战船没有什么大用,所以根本没有改造过多前觉华岛水师战船来武装自己。
黄胜的目标很大,准备建造的主战船设计的排水量仅次于英国在1637下水的“海上君王”号。
黄家未来旗舰命名为‘辽东号’,此舰龙骨长三十六米,总长四十七米,宽十四米、深十八米,吃水六米多,排水量一千八百吨,设计有四层甲板。
该舰竖以五根钢质主、副桅,这样的用镀锡钢管制造的桅杆虽然造价不菲,但是强度比木质桅杆大了三倍有余,重量只有一半,水手操作的劳动强度当然轻松许多。
主桅和副桅上硬帆、软帆合理搭配,目的就是最大化增加受风面,增加旗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