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零章 命运不同的两兄弟

不过这一招倒是不太聪明,万一失手被擒,可就是彻底激怒了吕布,会引来大祸临头。

正当长安城内人心惶惶的时候,关外洛阳东南方向的阳乾山上。

阳乾山海拔较高,三峰东西并列,总长三公里。

两年前,有一帮贼匪占据了阳乾山,还在山上建起了贼寨,并以劫掠路过的商旅行人,维持生计。

阳乾山因地理位置在河南尹、陈留、颍川的交界处,属于三不管地带。所以这些山贼只要不到各郡的辖境内犯事儿,当地郡守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管它。

经过两年时间的发展,原先只有几十人的山贼团伙,如今已繁衍至将近千人。

山寨的大当家名叫徐广,擅使一对板斧,力大无比。许多上山挑战的绿林莽匪都被他接连击败,许多人更是因其性情豪爽,而投靠在了阳乾山上。

这一日,一匹快马从西边而来,停在了阳乾山脚。

马背上的骑卒下马,飞速奔往山上。

来到寨堂,骑卒见到大当家徐广,上前在他耳旁小声禀报,徐广的脸色也随之变得格外凝重起来。

待到骑卒禀报完后,徐广从寨堂离开,来到后山禁地的石壁前,扭动地上机关。

石门打开,徐广走了进去,轻车熟路,显然不是头一回来到这里。

山洞很大,光线也很充足。

徐广左拐右拐了好几条通道后,来到一处较大的暗室门前,恭敬说着:“主公,丑牛求见。”

“进来吧。”

暗室里传出一道冰冷的声音,不带有任何情感。

徐广推开石门走了进去,暗室里坐有一名极为年轻的白皙青年,此刻正不断翻阅着从各地收集而来的情报。

“主公,寅虎失败了。”徐广的声音里透着几许难受。

青年脸上神情并无变化,也不抬头,像是自言自语了一声:“果然,赌运气还是靠不住的啊!”

其实,这个天下,本该由他来坐。

长安城,未央宫。

天子的寝殿内,宫女和近侍全被驱逐出去,偌大的殿内仅剩天子和他的心腹宦官韩宣。

“你知道吗,今天在城楼上,那名刺客就差一点点,就能将那锋利的匕首刺进吕布胸膛!可惜啊,就差那么一点点。”

兴奋的语气里,夹杂着几许落寞与不甘。

听得此话,韩宣往殿外方向瞅了瞅,压低了声音:“陛下,小声些,谨防隔墙有耳。”

刘协不以为意,将袖袍一挥,很是自负道:“怕什么,这个殿内就只有你与朕,一句话也不会传进吕布耳中。”

每当刘协心中憋屈的时候,他就会赶走殿内的宫女与近侍,独自在殿内宣泄情绪。

“陛下,那刺客真是您派去的?”

韩宣躬着腰,怀揣忐忑的问着,看模样似是极为后怕。

“朕?”

刘协愣了一下,随即神情变得有些自嘲起来:“朕哪有那个本事,现在的朕,与其说是天子,倒更像是一件可有可无的装饰。吕布无视朕,百官将朕当作孩童,谁也没有真正的为朕想过。”

“陛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呵,朕都吃了多少年的苦了。先是有董卓,现在又有吕布,到底什么时候,朕才能像父皇那样,执天下之牛耳!”

刘协低吼起来,放眼整个天下,除了能够使唤宫中的内宦和宫女,还有谁会听他这个天子的命令?

这难道不是一种天大的可悲吗?

“都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朕想让吕布交出兵权,滚回并州,可他会乖乖交出出吗?”

“父皇啊,你告诉儿臣,到底该怎么做!怎么做啊!”

空荡荡的大殿内,回荡着一代帝王的悲凉。

与此同时,长安城的司徒府内。

密晤的书房里,只有王允和伏完两人。

满头白发的王允罕见的喜怒于色,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子,气急败坏的斥责着伏完:“伏仲伯啊伏仲伯,你可真有本事!居然不与老夫商量,就派出刺客去行刺吕布,得亏是那刺客跳城死了。否则,就算咱两有一万颗脑袋,都不够吕布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