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九章 与天子同乘御驾

近些时日见过天子的大臣不少,但能够撺掇天子干出这事的人,屈指可数。

太尉杨彪,司徒王允,还是司空刘普?

亦或是,那位一门心思想谋上位的天子丈人?

丁宫心中细细琢磨,联系起近些私下的一些拜访,他大概猜到了天子背后的那只狐狸。

不过丁宫并没有去告诉吕布的念头,他留个心眼儿,万一吕布要是倒了呢?

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

他这个人,从来都没有效忠过任何人,当年的董卓如此,如今吕布亦是。

丁宫仿佛生来只为利益而活,谁能让他飞黄腾达,他便与谁为伍。

长安城东,共有三处城门,分别是宣平门、清明门、霸城门。

靠近长乐宫的霸城门这里,远远就能听见敲锣打鼓的声音。城内的商贾百姓更是早早聚集于此,望着城外方向,脸上展露出期待的神色。

与霸城门的热闹相比,宣平门这里,百姓虽然不少,却是凄惨了许多。

他们原先都是流落寄宿在霸城门外的难民,如今吕布班师要从霸城门过,他们因此全被驱赶开来。

吕布率领大军回来,连天子都亲自去接了,王庚作为维护京畿安稳的司隶校尉,自然不能让这些难民扫了大司马的兴致。

宣平门外,除了许许多多的难民,还有架起的二十余处粥棚。

只要是流难的百姓,全都可以过来排队领取米粥。虽然不能彻底填饱肚子,但至少不会像其他地方的百姓,饿死于途中。

起初,难民们以为是朝廷长了良心,终于舍得施舍救济。

后来才得知,原来这是大司马府上的夫人垂怜他们凄苦,不忍他们遭难,变卖了许多府上宝物,才换来的粮食救济。

要知道,因为关中大旱、蝗灾肆虐的缘故,各地世家豪强囤积居奇,致使谷价腾贵,市面上一斛已经达到了近五十万钱。

这也是以往所不能想象到的价格。

八月中旬,吕布还师于长安。

天子获悉吕布归来,诏令下去,亲率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相迎。

皇帝有令,百官不敢不从。

八月的天气如火,坐在罗伞盖下的刘协耐不住热,令近侍用力摇扇,想要减缓这股子从心里生出的烦躁。

有罗伞遮阴的天子都这般焦躁,更别提在烈日底下躬身候立的百官了。个个汗水直流,却没人在天子面前失仪,用袖袍扇风,只能默默的忍受煎熬,心中祈祷盼吕布早些抵达这里。

不知过去了多久,兴许是一炷香,也许是一个时辰。总之,在这般灼热的天气下,哪怕一分钟,都是在度日如年。

好在老天开眼,终于让他们盼到了吕布班师回朝的大军。

远远望去,根本看不清将军和士卒们的相貌,只觉黑压压的一片,锋芒的气势铺天盖地而来,压迫得百官沉着胸口,大气都不敢喘出声来。

轰隆隆的步伐踏进,如似搅动不懂的机器。即使在如此炎热的季节,士卒们也仍旧保持着严整的方阵,没有丝毫散漫和逾越。

圣驾旁的武官们暗暗点头,由此可见,吕布能够将袁术打得如同丧家之犬,仓皇逃窜数百里,也不是没有道理。

且不论吕布性格出身,起码他带兵,确实很有一套。

望见这边竖起了天子独有的帝王旗帜,吕布下令加快了行进速度。不管天子真心来迎,还是丁宫在后面起了推手,至少,给足了自个儿脸面。

领着队伍来到圣驾前方,吕布下马,躬身抱拳:“臣吕布,拜见陛下!”

身后数万将士单膝跪地,低下昂扬的头颅,齐声喝道:“拜见陛下!”

刘协毕竟年少,见此宏大场面,只觉心中热血燃烧,恨不能立马带着这些英雄的儿郎,去创立不世之基业。

“众将士,都起来吧!”

刘协压下心中热血,更是亲自上前扶起吕布,安抚起来:“爱卿,你辛苦了。”

“我等见过大司马。”两侧的文武百官,亦是躬身行礼。

吕布微微点头,在行刺事件彻底水落石出之前,他还不想就这样跟百官撕破脸皮。

听得天子宽慰,吕布倒退一步,望着身高只到自己胸口的天子,再度躬身:“臣何德何能,居然让陛下屈尊在此等候,实在折煞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