麾下两大谋士反对,吕布便不再坚持,只好暂时放弃进攻黑山贼的想法。
此时,年少的司马朗出列说道:“主公,我有一计,或许可行。”
此话一出,帐内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投了过来。
吕布亦是好奇,看向这个还未及冠的少年,询问起来:“伯达有何高见?”
司马朗也不藏揶,提高音量:“朗以为,与其从外强攻,倒不如从内分化。”
戏策和逄纪对视一眼,顷刻明白过来,等到再看向司马朗时,眼中已然多了一许的赞赏。
吕布思虑稍许,狐疑道了声:“安排斥谍?”
司马朗摇头,缓缓道来:“安排斥谍只是其次,打进黑山贼内部才是关键。主公是想将其收为己用,还是想将其斩草除根?”
“当然是想收为已用。”
吕布毫不犹豫的给出答案,这么大一股势力,任谁都想收入麾下。不过他之前听方悦提起,黑山贼杀害了数名前去招安的官员,根本没有半点商量余地。
所以从一开始,吕布就没往招安的方面去想。
“黑山贼自恃势大,所以招安未必能成。但主公可以遣派使节,选一些比较亲向朝廷、或是有意接受招安的头目,以朝廷的名义加以封赏,然后再大肆宣扬出去。”
司马朗侃侃而谈,眼中闪过狡黠,说得从容:“等其他头目知道此事,又将如何?”
势必会彼此猜忌,互相攻伐。
到那时,不忍灭亡的一些黑山头目,必定会选择出逃。而此刻向他们抛过橄榄枝的吕布,无疑是最佳的投奔人选。
“伯达,妙哉!”
明白过来的吕布畅快大笑,毫不吝啬的大赞起司马朗,随后问向众人,谁愿前去招安?
众人踌躇之际,司马朗再度出列,拱手请命:“朗不才,愿替主公,走上一遭。”
即便吕布这般说了,方悦也不会再直呼吕布姓名。因为如今站在他面前的男人,早已不是当年的边塞小校。
进入营帐,吕布找了个位置坐下,看似随意的问向方悦:“听说你和黑山贼交手数次?”
方悦点头,面有惭愧道:“可惜未能成功。”
“哦?说来听听。”
吕布饮了口凉水,对此有些好奇。
方悦便令人取来北方的战略地形图,铺于桌面,指着图上被标记的地方,同吕布细说起来:“黑山贼是前两年才兴起的一股贼匪势力,号称百万,时常劫掠各地,在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以及太行山脉的诸多山谷之中活动。”
太行山脉中高峰迭起,海拔多在四千尺以上,为黑山贼提供了有利的地理保障。山脉东南为河北平原,西北乃是并州上党,地形多为高原,从河北通向并州的陉道,多分布在太行山脉之间。
听完方悦对黑山贼的基本概述,吕布又问:“黑山贼首领是谁?”
方悦摇了摇头,回答起来:“黑山贼并无明确统帅,大小头目倒有不少。其中以张飞燕、黄龙、于羝根、郭大贤、青牛角、张白骑、左髭丈八、黄雷公、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等人最为强大,这些人麾下贼兵,大者二三万,小者六七千。”
“异族人?”
吕布皱起眉头,不管怎么听,这些人的名字都不像是汉人才有的名氏。
方悦言否,向吕布解释起来。
这些名字并非是他们本名,而是因为这些贼军头目多出于社会底层,其名号往往源于其个人行为的某项特征。
比如说,称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身手矫健者为张飞燕,嗓门儿大的为黄雷公,其饶须者则自称于羝根,其眼大者自称李大目。
“既然没有贼首,那各个击破,不就行了?”坐于下方的黄忠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方悦苦笑,要真有这么简单,那就好了。
“黄将军有所不知,黑山贼依靠山脉,盘踞于各处险要山谷,彼此结连。但凡一处受难,其他各处必会出兵救援,而且在山谷之中作战,行军不易,我们占有极大劣势。”
方悦很是头疼的说着,对此颇为无奈。
黑山贼下山劫掠,从不占据城池,劫掠完毕之后,就立即缩回了山脉之中,依险而守。不然以方悦的个性,早就带人平了黑山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