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二章 司徒王允

王允少年得意时,号称王佐之才,中年时期进入朝廷为官,后遭到十常侍的迫害,官场失意,被迫流亡。

年老时再入朝堂,偏好阴谋小术,迷恋权力,刚愎自用。他忠于汉室,希望大汉能在自己手中复兴,但同时也气量狭小,排斥异己。

吕布的冷淡反应令王允心有不悦,别的官员见到自己,哪个不是客客气气的行礼喊上一声‘司徒公’?就你常常冷着张脸,摆给谁看啊!

心中虽然不悦,但以王允的城府,肯定不会表现出来。

他走到吕布身旁,脸上的笑容依旧,和颜悦色的说着:“温侯多日未曾去老朽府上一坐,前些日子,有人赠与老朽一柄宝剑。老朽不懂这些,想请温侯去府上品鉴品鉴。”

既然女人打动不了吕布,那就换件兵器试试。

王允如是想着,他想拉拢吕布,已不是一朝一夕。

吕布掌握着关中各处要塞的兵马调度,本身的实力亦是非凡,昔日的虎牢关之战,便足以证明。

两人皆出身于并州,王允就琢磨着,他和吕布算是同州的老乡,交流起来应该会容易许多。

然则,吕布始终不给他面子。

并州贫瘠,受教育的范围和程度,赶中原地区,差了很大一截,在朝野为官的更是少数。

故而王允经营这么些年,也始终难有真正的党羽。直到吕布一路升迁而来,王允便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在董卓麾下时,王允就想过用吕布这把‘利剑’杀死董卓。结果出乎意料的,吕布自己脱离了董卓,带着天子百官来到关中。

这份胆识魄力,使得王允对他刮目相看,也更加的想把吕布忽悠到自己的这块阵营。

到那时,吕布主外征讨,他主内朝政,内外相应,大汉可兴!

只是吕布一直不上套,令王允颇为头疼。

面对王允期望的目光,吕布照例选择了拒绝,找了‘军务繁忙’为借口。他这辈子可不想再跟王允牵扯到一起,只要这老头不主动找事,吕布也懒得去管他。

至于他说的宝剑么?

吕布没有太大兴趣,如今的他已是一身顶级配置。先帝赐的甲胄、战靴、紫金冠,加上中兴剑,胯下赤菟马,掌中方天戟。

还有何求?

中年文士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纵使绞尽脑汁,也算不出此题答案。

他不敢再有怠慢,拱手虚心请教:“在下驽钝,请小先生教我。”

“雀十四只,燕十一只。”郭嘉轻描淡写的给出答案,便不再理会文士,带着戏策的腰佩走了。

中年文士又掐起指节,将答案细细一算,果真如此!

吾小看世人矣!

中年文士见郭嘉离开,赶忙追了出去。

“小先生,请等等在下。”中年文士边跑边喊。

郭嘉顿下脚步,瞥了文士一眼,语气冰冷:“怎么,阁下还要刁难?”

“小先生才高八斗,吾不及也。”

中年文士自叹不如,对着比他小了十余岁的郭嘉作揖行礼:“在下平原华歆,欲与小先生相交,请问小先生高姓?”

郭嘉却不搭理此人,他喜欢的人就是喜欢,不喜欢的人,任你如何讨好也没用。

未置一言,大步走了。

留下华歆悻悻的站在原地,他望着郭嘉瘦弱的身影,却也没有厚着脸皮再追上去。

两月之后,已是寒冬。

从凉州那边传来震惊朝野的消息,奉旨征讨西凉的汉军全数覆没,领军的耿仁更是被割下了头颅,送至京师。

随后,马腾、宋建、韩遂共起十万兵马,进犯关中。

此消息一出,朝廷大为震动,百官们更是惶惶不安,担忧叛军会攻破陈仓,直入三辅。

急忙令吕布率军抵御,吕布趁机再提招降之事。

这一回,满朝官员再无人出来反驳,只希望早日把这伙瘟神送走才好。

拿了圣旨的吕布动身前往陈仓,会见马腾、韩遂、宋建之后,宣读朝廷旨意:封马腾为征西将军,宋建为镇西将军、韩遂为金城太守兼任抚顺中郎将。

拜了高官的三人当即谢过吕布,又请吕布在军中吃了酒宴,才罢兵退回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