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微微摇头,压低起声音,告诫着这位当朝的太仆卿。若非韦氏在关中一带颇具势力,王允真不想跟这种狂妄无知的家伙搅在一起。
韦礼表面答应下来,心中却是不服。
夕阳西下,黄昏落幕。
繁琐的一天,终于快要过去。
戏策在招贤馆内伸了个懒腰,活络两下略微有些酸疼的臂膀。
招贤馆建了有些时日了,来的人良莠不齐,大多是些酒囊饭饱之徒,夸夸其谈甚多,有真本事的十不足一。
被他选中的大多数人都可以出任地方小吏,然则有能力斡旋于朝堂之上的,却是屈指可数。
这就令戏策颇为惆怅。
“先生,喝口水吧。”
一名相貌温厚的中年男人将水递到戏策面前,面容和善,给人一种十足的亲和力。
单论年龄,他比戏策大了将近十岁。
戏策见到此人,疲倦的脸上多了一丝笑意,接过凉水:“有劳文休兄了。”
“先生客气。”中年男人温和说着。
这么多天的大浪淘沙,戏策还是找到了两三个有真本事的人物。
就比如,眼前这位。
此人姓许,单名一个靖字。他的堂弟便是以相人著称,大名鼎鼎的许邵许子将。
虽是堂兄弟,但两人的私下关系并不好。前些时日,许邵任汝南郡功曹时,故意排斥许靖,并使之不得被录用,许靖只好替人赶马磨粮来养活自己。
后来听说吕布替朝廷招贤,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了。
结果几番答辩下来,便被戏策相中,留在了招贤馆里。
月底,靠近城西市集的宁武街上,张布了一张告示。
因为靠近市集的缘故,往来的百姓商贩很快便聚集了过来。
“张老八,你往前挤个什么劲儿,你又不识字!”
一名相貌粗猛的汉子被推攘得不断往前,回头瞪了那人一眼,不满的嚷嚷起来。
“嘿嘿,瞧瞧热闹,瞧瞧热闹。”憨实的农汉干笑起来,探长起脖子看向榜文,奈何他认得字,字却不识得他。
抓耳挠腮一番,仍旧看不懂那上面写得是啥。
此时,一名衣着寒碜的书生挤进了人群,他快速扫视了一圈榜文,眼中不由一亮。
众人见他一副读书人的模样,便有人出声请教起来:“这位兄台,请问榜文上写的什么?”
有人请教,书生也不吝啬,为众人讲读其中内容。
右将军、温侯吕布诏令,朝廷眼下人才紧缺,本着为朝廷分忧之心,特意在此张榜布告,替朝廷选贤举能。
凡有才能者,若能通过考校,不论背景出身,有无前科,通通加以任用,出任官职。
相较于朝廷的察举制度,这种全凭实力的公开招募,无疑更得人心。
市集这里人流量极大,一来二去,吕布招贤的事情很快传遍了城中。
当然,吕布的招贤远不止关中这一带。他张榜天下,愿将天下寒门的有学之士,全都举荐给朝廷。
榜文中,吕布三番五次的特意提到寒门,而故意避开了世家。
寒门的势力很小,但人数却有很多。
他们没有明确的家世背景,大多都是落魄的士族,或者是破产的地主阶级。当然,也有许多身处底层的读书人,想着一步登天,飞上枝头。
正因为他们没有背景权势,吕布才需要他们。这样用起来可以肆无忌惮,握在一起,形成以他为中心的利益团体。
此举一出,天子士子皆是觉得看到了希望,连原先不少唾骂吕布残害忠良的老顽固,也都交口称赞,说吕布此举甚善。
一时间,吕布在天下寒门学子的心中,名声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