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二章 迁都之争

再等一晚上,是断然没有可能。

一晚上的时间,足以令洛阳这边的消息传到董卓耳中。

时不我待,必须争分夺秒!

吕布将天子的护卫工作交给了魏长林,本来是想交由杨廷负责,只是迟迟不见杨廷身影。那就只好交给魏长林了,既然是崔家的门生,应该问题不大。

这使得魏长林受宠若惊,毕竟当初无知,顶撞过吕布。没想到吕布竟如此大度,将天子的安危交由自己,这是一种何等的信任!

“末将定不负温侯所望!”魏长林抱拳,回答得笃然无比。

吕布点了点头,也没再多作吩咐,带着三个小家伙往宫外走去。

魏长林目送着那道离去的挺拔身影,肃然起敬。

出了皇宫,吕布没走多远,便撞见了带兵前来的高顺。

有了侯成、郝萌的两千骑军作为内应,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顺利攻破了北边的谷、夏两处城门。

高顺领着军队浩浩荡荡的入了洛阳城,见到吕布之后,高顺面容羞赧,跪地抱拳请罪道:“主公,末将无能,没能擒得李儒,让他跑了。”

听得这个消息,吕布心中有些可惜。如果能抓住李儒,关起来也好,杀了也罢,只要不让他跟董卓碰面,那董卓这头黑熊也就不足为虑。

怕就怕,李儒又回到了董卓身边。

“高顺,你不必太过自责。李儒此人诡计多诈,狡兔都能有三窟,更何况是他。”

吕布见高顺迟迟不肯起身,知道这是他责任心太重,心中愧疚,觉得对不起自己,只好出言安慰起他来。

“当务之急,是将天子百官,安全送至长安。”

在高顺起身之后,吕布吩咐于他:“你派人去告知城内百姓,愿意同我去往长安的,就收拾东西,一个时辰后,启程出发。”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昔年吕布的上司,也是如今的三公之一,司空丁宫。

至于他是怎么混进这嘉德殿的,吕布无从得知。

此人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做事从来不顾自己名声,只讲存己保身。

刘宏在位时,丁宫谄媚过十常侍,在十常侍灭亡之后,他又转投何进。后来董卓入京,要废少帝刘辩,无人敢出来做这大逆不道之事,也是丁宫站出来,当众宣读了废帝的旨意。

如今,吕布执掌了洛阳,丁宫自然该为自己的下一步做好打算。

所以在他见到众人难为吕布时,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出言替吕布说话。这也算是将他墙头草的本性,发挥到淋漓尽致。

“关中残破零落,前些年又遭羌人为祸。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还请陛下三思!”

侍御史王允首先说了起来。

早在之前,王允还私下宴请过吕布,认为吕布勇健无谋,故而想要招揽用以铲除董卓。酒宴开始的时候还好,后来不知道哪里触怒了吕布,使得他骂了声‘滚’,怒而离席。

自那以后,王允再没主动找过吕布。

如今吕布居然反戈一击,脱离了董卓阵营,这是王允所没能想到的。

不过要迁都长安,王允肯定不会答应,他的两个侄儿可都是在联军之中任职。就等着入京勤王时,好给他们太原王家显摆显摆。

“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吾昨夜与观气丞长谈,他告知于我,大汉旺气实在长安,应劝陛下迁都西往。”丁宫摇了摇头,如是回道。

王允看向丁宫,心中略一盘算,正面得罪这位司空,没有好处,便不再答话。

早些年前,王允得罪过大常侍张让,被诬陷勾结蛾贼,遭到下狱治罪。

牢狱之中,王允想明白了许多,出狱之后,他收起了往日的正直脾性,变得精于算计。

董卓入京祸害天子、残戮忠良,王允为了能够除掉董卓,可谓是卧薪尝胆。他先不动声色的顺势归顺,在加入董卓旗下之后,又尽量迎合,有时甚至不惜矫情曲意,偏违原则,来换取董卓信任。

在他心中,大丈夫能屈能伸,为达目的,忍一忍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