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元难有再复始

汉末皇戚 泉释一切 4312 字 9个月前

这一句话,可谓是直接让三人无法反驳,无法,只能听从朱调派。而朱说完以后,便下令汉军急攻,但一连数日,都未能攻克。

后来,朱登上土山,望黄巾余部形势,然后对张超说道:“吾知之矣。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也。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其害甚矣。不如彻围,并兵入城。忠见围解,势必自出,出则意散,易破之道也。”

这话意思是朱知道为什么不能把已经应该没有反抗能力黄巾余孽平定了,因为他们把黄巾蛾贼四处围困,使得蛾贼内部焦急,看不到逃生出路,又求降不得,想出来也出来不得,所以他们只能殊死战斗。而一支军规,万人一心之下,尚且无人可当,更好何况是小城之内,近十万黄巾余孽呢!

汉军各部因为太想立功,完全忘了兵家的“围三缺一”之法,到了此时,朱才明白强攻的害处太大,不如把包围撤除,再集合部队攻城一面,那么贼人见到包围已经解除了,就必定会出逃跑走。

逃跑的时候,贼人心中想跑,必然不会再有战信,兵心自然就散了,这是易于攻破小城内黄巾余孽的方法,也是歼灭他们的最佳机会。

于是朱下令汉军解围,韩忠见围解,果然引军出战,朱乘势进击,大破其军,追击十余里,斩杀万余级。韩忠等人只好投降,不过秦颉却不理,下令杀死韩忠。

不过黄巾蛾贼狡猾,自韩忠带兵逃跑时,尚有不少蛾贼不敢行动,因此小城之内,尚有大量黄巾蛾贼守城。他们见首领投降亦被杀,欧不能自安,又以孙夏为帅,还驻宛城。朱随后进攻,孙夏败走,朱率兵西鄂精山,两军大战,汉军击杀数万,黄巾蛾贼最终崩溃,除少数遁走外,其余或死或降。

自此,才有朱挟平定豫州、荆州太平道大胜之功,振旅还京师雒阳。在交付兵权以后,被朝廷拜为光禄大夫,增邑五千户,而其麾下兵马,接受各自赏封后,全部归伏泉调派。

二月初,皇甫坚寿、张猛、贾诩三人相继入京,与此同时还有伏泉提前安排的巴郡和冀州二处,他的旧部兵马也相继赶来。

除此之外,尚有一支令伏泉意外的汉军也跟着来到,他们就是在冀州的凉州诸军,尤其以董卓旧部为主的骑兵。

这些人其实本来并不在汉军调派给伏泉麾下的序列,却是皇甫嵩自己主动上书,以冀州靠近并、幽二州,骑兵甚多,不需要这么多的凉州骑兵为由,全部由其子皇甫坚寿带领,送到伏泉麾下。

皇帝刘宏和朝中公卿百官虽然知道这是皇甫嵩裸的保护他儿子,还有想让他儿子立功的方式,但终究还是答应。毕竟,论起在凉州作战,还有谁比这些出身在凉州的边地健儿合适呢?

当然,在下令这些凉州兵划归伏泉序列时,朝廷自己人也是严格审查了一些兵将的来历,终究,凉州军中,如麴义这同样被家族抛弃,或者家族现下和凉州叛军不清不楚的人还是不少。

只是,这些注定是徒劳的,皇甫嵩既然敢把这些凉州兵让他儿子送给伏泉,自然是有所考虑的,早就提前把里面那些不合适的人划出来了,他们不是继续在冀州随皇甫嵩剿灭黑山贼,就是被调给麴义,准备去平定青州泰山群贼了。

诸事已备,将至二月中,朝会上,皇帝刘宏诏平乱诸将入朝听命,汉室即将出兵平凉州之乱。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经历了中平元年的太平道起事的黄巾大乱后,大汉国也开始了帝国新一年的展望。

无论是皇帝刘宏,还是公卿百官,都迫切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使的大汉的实力恢复到太平道起事之初,这样,不管谁最后当权,都将享受到美好的胜利果实。然而,这一切注定不会那么完美,与之相对的,是大汉国的局势一直在日益恶化。

大雪之后,春回大地,万里景色洋溢出盎然的生机,整个雒阳城中,也是一片和谐幸福的气氛。

正旦以后,伏泉明显感觉这种气氛少了,当然这不是民间的,而是朝堂和天下大势的,因为又出现太多事情了。

其一,乃是西北凉州叛贼也随着天气渐暖,有所异动,但具体如何,依旧不明。

其二,却是北方有所异动,冀州太平道黄巾蛾贼主力虽灭,可是其余孽未全部扫除,加上各地盗贼并起,复有黑山、黄龙、白波、左校、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计、司隶、掾哉、雷公、浮云、飞燕、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畦固、苦哂、罗市之徒,并起山谷间,不可胜数。

其大声者称雷公,骑白马者为张白骑,轻便者言飞燕,多髭者号于氐根,大眼者为大目,如此称号,各有所因。

而其军队人众,大者二三万,小者六七千,皆不可小觑。其等活动于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诸山谷,其所众兵马可至百万有余,依靠太行山险峻山势,来往自有,河北诸郡县并被其害,朝廷不能讨。伏泉知道,他们未来将会形成一个叫“黑山贼”的势力,知道被大汉朝廷招安后,才会被称为“黑山军”。

其三,便是除以上两者大贼以外,天下还有并、幽、青、徐、荆、扬诸地小股蛾贼余孽及盗贼出没,可谓是遍观大汉十三州,除了司隶以外,皆有叛贼身影出没。

如同当初太平道黄巾蛾贼起事一样,不过,稍稍不同的是,这些蛾贼除了黑山贼势力太强以外,其余都非特别厉害,大汉朝廷也不需像剿灭太平道黄巾蛾贼一样,而烦忧。

对此,朝廷也有诸般对策,那就是挑选良吏良将,往各处平贼。其中,凉州不说,自然是伏泉,而黑山贼,则交给冀州牧皇甫嵩,毕竟出自其辖地之内,理应由他出兵,至于其他地方,也各有人选剿灭贼人,后来的汉末群雄倒是有不少人就是在这场委以重任的平乱里,得到机会的。

伏泉想到,历史上若非韩遂、边章势大,后来更是入侵三辅,使得京师雒阳直面面临叛军兵锋威胁,这才让朝廷紧急召回了皇甫嵩,并且抽调了冀州不少兵马,使得剩余的冀州兵马,守城有余,但想要出兵剿灭黑山军,那就变得难了。

这一世,自己能不能平定凉州乱贼不问,只要自己不让凉州叛军入侵三辅,朝廷不调走皇甫嵩的话,恐怕黑山贼能不能继续如历史一样,抗衡官军,那就不得而知了。

毕竟,对于皇甫嵩,在兵事一道上,伏泉还是十分信服的,而且冀州现在的汉军实力也不弱,再配上皇甫嵩的话,他可不信黑山贼那些人能是皇甫嵩对手,若是皇甫嵩能把这些黑山贼全部拉到塞外屯田的话,倒是能让大汉一下子少一个心腹大患。

一月末尾时,随着朱率领荆州平定太平道的汉军回雒阳,伏泉也是终于明白了刘宏和朝廷给自己准备的兵马何在了,那就是朱所带来的平定荆州太平道黄巾蛾贼的汉军。

知道是朱所部汉军,伏泉却是松了一口气,毕竟这些兵马历经太平道黄巾大乱,也都是精兵无疑,而且这其中,还有伏泉的老熟人孙坚和他麾下的数千精兵。

或许是历史轮回,注定孙坚和曾经举荐他的恩主朱有缘,前番在皇甫嵩、朱、伏泉尚在长社和波才对持时,他带兵在兖州侧翼与兖州黄巾蛾贼周旋,从而缓解豫州战场的压力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