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麴义自然是明白伏泉何意,还不是希望他去先祖鞠谭所在的平原县安居,这对他而言,才算是真正的叶落归根。只是,现在这个时期,朝廷恐怕也不敢让他离开冀州,毕竟他这个嫌疑犯,还是待在原地,不乱跑才能真正的让朝廷安心。
“此话错矣,麴兄所担心无非朝廷治罪,倘若有人作保,以麴兄剿太平道之功,中原之地,令麴兄执兵,应无难处。”
闻得此言,麴义摇头道:“话虽如此,然此等时候,何人敢为义作保?”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伏泉淡淡而又肯定的话语声传来,令得鞠义一惊,瞪大眼睛看着伏泉道:“中郎非戏言乎?义与中郎……”
“麴兄看孤所言,乃戏言乎?”
“这……”麴义哑然,的确,伏泉主动和他说这话,明显不是作假,而且其贵为皇戚列候,又是平定太平道的副将,确实有资格为他作保。
沉吟了一会,麴义行礼道:“中郎大恩,义无以为报!”
话语里,却未说效死,伏泉听后,眼皮微动,看来,这家伙还是在提防任何人,即使别人在帮他,否则,旁人遇到此事,都会接着说一些“效死”之类的话,而麴义却已经不说了。
“不需如此!不需如此!”伏泉托着麴义双手道:“麴兄大才,孤已尽知,岂可令朝廷因小事埋没?今青州太平道虽定,然泰山等地,常有盗贼及黄巾蛾贼出没,孤欲保奏麴兄,令麴兄率兵平贼,想来朝廷必准也。”
说完,伏泉不理会麴义的再次答谢,心里却是淡淡一笑,给敌人下绊子才是自己最想要的。袁绍,你没了麴义,还能在冀州发展那么快吗?让你们这些对手发展的慢,才是我最应该做的。
而且,伏泉做这事情还有一个想法,记忆里,青州也是曹操崛起的重要点,那里良将也不少,最关键的是青州兵,如果自己先让青州这个隐患没了,他们不是更没希望?
等等,这事情还不能让麴义一个人去做,如果麴义在青州发迹自立,那自己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他要平贼,也只能做副将,自己还应该找个主将,反正自己也只是告诉麴义让他率兵去青州而已,到时候等他立功,让他安心在平原附近成家就行,也不算违诺,恐怕就是这样,麴义也得感恩戴德才行。
那么,绕回原点,这麴义立功,分得头功的主将,伏泉该找谁呢?
张绣,武威祖厉人,骠骑将军济族子也。边章、韩遂为乱凉州,金城麹胜袭杀祖厉长刘隽。绣为县吏,间伺杀胜,郡内义之。遂招合少年,为邑中豪杰。摘选自《三国志》
曲(麹)义自恃有功,骄纵不轨,绍召杀之,而并其众。摘选自《后汉书》
浏览阅读地址:
麹义被家族放弃,这件事情是伏泉始料未及的,莫非这就是出身凉州的他,最后竟然在冀州发迹,屡换主公的真正原因吗?
突然,伏泉像是想到了什么,含蓄的问道:“不知麹兄如今欲作何打算?”
“伏中郎,实不相瞒,末将欲禀报皇甫中郎,此后滞留冀州,为关东人,不复凉州,如此也算叶落归根!”
看了眼伏泉,麹义沉吟一番,想到伏泉身份,自己不说出想法,恐被怀疑,这才吐露心中真言,看这话意思,他已经打算和家族一刀两断,恩断义绝了。
“叶落归根?”伏泉再次不解,鞠义留在冀州,这段历史他是知道的,否则也不会有后来袁绍手下的出身凉州的第一战将,但是鞠义竟然说留在冀州是叶落归根,这可就让他不解了。
“末将祖上乃前汉孝哀皇帝时尚书令鞠谭,因东平王被诬一事,削职为民,避难湟中、后居西平,改姓为麹,逐有金城麹氏。”麹义望着东方,缓缓说道,语气悲凉,令人神伤。
那里,是麹义祖先鞠谭的家乡,平原县城的方向。也许以后,那里可能是他自己最终的归宿,只是这个归宿,到底能不能长久呢?家乡凉州,他基本是回去无望了,而冀州,也真的是他的最好归宿吗?
平原县虽属青州管辖,却与兖州的东郡一样,位置横跨黄河南北,紧邻冀州,地理位置很近,所以麹义才会说他留在冀州是落叶归根。
至于鞠谭此人,伏泉却是知道一些,其人乃是汉哀帝刘欣的尚书令,这种尚书令是“九卿”中专门掌管皇帝奏章的一种官职,是皇帝的近臣,在前汉晚期为了抑制相权,其作用相当于位居三公的宰相。
所谓东平王被诬陷一事,却是汉哀帝建平三年时,东平王刘云的封地内,出现了一块怪石,其“瓠山中间,有大石转侧立,高九尺六寸,移原址一丈,远近传为异闻,哗动一时”。这是卧着的一块好端端的长方形巨石,既没长腿也没人搬动,却自个儿翻个身打个滚儿立了起来,当时东平王刘云认为不是好兆头,便在王宫内仿瓠山形状造一土山,上立石像,系上黄草,以便随时祈祷。
这件事被在京城做“待召”的两个妄人,一个叫息夫躬,另一个叫孙宠的知道后,便借此“发生事端,以图封侯”,于是向汉哀帝上书言道:刘云“宫中立石,祗毁朝廷,欲求非望,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托中常侍把书信转交汉哀帝。
而就是这封奏疏,成为了鞠谭避祸的关键,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汉哀帝得到皇位的过程。其实刘欣本非皇位正统继承人,他只是汉元帝刘奭的孙子,汉成帝刘骜之侄而已。阳朔二年时,刘欣父亲定陶恭王刘康去世,刘欣才因此袭封定陶王爵位。当刘欣年长后,伯父汉成帝无子嗣,在与叔父中山王刘兴经过一年的激烈争夺后,于绥和元年被立为太子。
绥和二年,汉成帝病逝,刘欣最终才即位为帝,改元建平。这其中,经历了不少皇族争位的血腥,所以刘欣对于皇位可是极为敏感的。
因此,随着息夫躬和孙宠二人的上书,奏疏里面的一句“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可谓是彻底刺激到了对皇位极为敏感的汉哀帝。
汉哀帝看后大怒,立即下旨废东平王刘云为庶人,其他参与的人一律处死。廷尉梁相,尚书令鞠谭,仆射宗伯凤上奏,“因未见确实,应委公卿复讯”,被正在气头上的汉哀帝判为“不知嫉恶讨贼,意存观望,罪与相等”,遂削职为民。
为了保全性命,鞠谭同儿子鞠閟逃避到凉州西平,隐姓埋名易鞠为麴,繁衍至今。在凉州羌人之地,至今已近两百年,家族从无到有,逐渐兴盛,成为边地金城郡的豪强,不过,他们一直不忘,能够和祖先一样,再次步入中原,再次登上大汉朝廷的顶端。
只是,凉州自古边将辈出,各地豪强世族也不少,作为新晋崛起的金城麴氏,想要在孝廉、茂才这些为官的关键位置上,和各地大族争夺,明显没有优势。
所以,这一次,在大汉面临太平道起事,这危害江山社稷的大乱后,金城麴氏看到了曙光。只要能够帮助大汉朝廷平定这场大乱,立得大功,那么家族必将有人可以腾飞,因此,在皇甫嵩去京师前,征募凉州英杰入关平贼时,金城麴氏毫无犹豫的派出了家族的希望麴义,带来家族私兵随皇甫嵩入中原剿灭黄巾蛾贼。
可是,没想到世事变迁极快,这边金城麴氏刚想扶汉,保刘氏社稷,立大功复兴,那边金城名士韩约、边允二人便改了姓名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