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陈留壮士黑汉者

汉末皇戚 泉释一切 4208 字 9个月前

典韦喝罢,便独自一人去拿双戟。很快,众人便见到典韦手持两支铁戟而来,有识货之将,如关羽、黄忠等人,面色凝重,他们闻得伏泉令兵卒特地招人入军,心中自然有所嫉妒,这才团团而来相见,此刻见到那对铁戟,不少人都已收了情势之心。

“予吾一观!”

“诺!”

接过典韦双戟,伏泉握起,刚一接触,面色便是一变。那双戟入手极其沉重,差点拿不住,险些掉下,他笑顾身边诸将,赞叹说道:“真神力也!遍观诸军,唯云长、汉升可及!”

这番话说得典韦顿时有点不好意思,而其余诸将,除了关羽、黄忠稍好,其他人都面色不愉,毕竟被自己主将说不如别人,这脸面当然不好,不过他们又不能记恨伏泉,所以只能对那黑汉眼露凶光了。

不过,典韦生性性情之人,有些天然傻,对于众人敌视目光并未在意。而且他脸黑,被伏泉说得脸红,也没人看得出来,想到一事,连忙说道:“小人之双铁戟并无百斤之重,仅八十斤重尔。”

伏泉闻之还是诧异,八十斤?这他么也是神力,还这么谦虚!欺负人啊!想到此处,便将双铁戟递给他,喝道,“君且舞之?”

“诺!”这轻侠将双铁戟接过,便在营帐外舞动,持戟跳跃,前趋后退,辗转腾挪,运使如飞。

这一下,中军营帐诸将顿时为之变色,尽皆骇然,就是关羽、黄忠也是目光一凝,随即也和众人齐声赞道:“真神力也!”

汉制一斤约等后世的半斤,八十斤折合后世四十斤,四十斤的双铁戟拿在手中舞动起来轻如片羽,非天生神力者不可为之。而无论在何地,汉军之中,看待将领能力,除了谋略以外,自然便是战力,典韦此举,纵然他交手经历不多,战场经验不足,但也不能不让许多将领叹服,因为就这一手,便击败了伏泉军中一大批将领,容不得轻视。

见中军营寨外诸将模样,伏泉脸露微笑,他如何不知这些人突然围在中军营帐所为何事,还不是为了见典韦而已。如果有可能,他们不无想要和典韦切磋的意思,毕竟多一个人入军,受伏泉重视,对于这帮都想着立功授爵的将领来说,都是威胁和争夺者,容不得他们不敌视。现在,随着伏泉有意让典韦展露武艺,这是彻底好好给了众人下马威,相信这些人即使不满,估计也得考虑一下自己是否真的能够有能力拿下典韦。

随着典韦一双铁戟舞完,伏泉大喜,开心得都要笑出声来了,他连连拍手,真是喜不自胜。这等猛将简单得手,能不开心吗?

舞戟多时,典韦面不红、气不喘的走到伏泉面前复命,伏泉心中暗为惊叹,心道:这般神力,取来军中,若能使之得当,足可为陷阵爪牙。

不由,心中更喜,眼见典韦腰间长刀有些破损,不由叹息道:“如此英雄,岂可用此刀乎?”

说罢,对左右呼喝道:“取吾刀来!”

闻之,帐外诸将色变,因为能得伏泉授物者,军中唯数人尔,除关羽、黄忠等人外,旁人都没有这般待遇,而现在,按照伏泉意思,却是要送这壮汉宝刀,这直接使得一些人不淡定了。

“且慢!”

朝堂外朝与内朝的权利倾轧,伏泉自然不会管的,于他而言,无论是王允拿下张让,还是张让如历史那般治了王允,他都没有多少利益,倒不如任其发展。

却说伏泉于蔡府辞别蔡邕,回营休息一夜后,便率兵扫荡陈留郡内群贼。不过碍于麾下兵少,伏泉倒是令人传书陈留郡署,与郡署借兵,共同围剿,最终也是调来了一千两百郡兵。

当然,并非陈留郡守小气,陈留一郡在太平道起事前,兵马其实不多,即使黄巾大乱后,征募不少兵卒,但也不多,这一千两百郡兵还是因为伏泉有持节之威,火速凑来的。不过,兵卒不多,但其精锐程度却是明显比之豫州兵好了不少,明显对付陈留郡内的黄巾蛾贼绰绰有余。

而且,兖州境内此时黄巾蛾贼并不多,最大的一股便是东郡的渠帅卜巳,人马有数万,其余各郡黄巾蛾贼数量,也就在一、两万之间。

至于原因,除了一方面太平道在兖州传道不太顺利,各地渠帅能力稍弱以外,另一方面自然是兖州本地豪族文武皆重,使得起事的太平道在兖州没有捞到便宜。

太平道起事之后,无数豪族闻讯,响应朝廷号召,应募平贼,使得本就在兖州实力不是太平道拔尖的兖州黄巾蛾贼,即使做足了准备,但长久之后,败在有这些文武一流的兖州豪族兵马手中,也不冤枉。

因此,伏泉如同游猎一般,让陈留郡兵打头阵,自己带着麾下步骑压后,反正如今陈留郡内的万余黄巾蛾贼,也掀不起大浪来,实在是他们在兖州各地吃的败仗实在是太多了。

伏泉所过之处,听到的百姓传言,也是多有汉军胜绩之词,不由心中暗道,果然后来曹魏能成功,也不是简单的靠魏武的文韬武略,这兖州一地也不可小觑。

虽然,兖州在后来汉末乱世,地处中原四战之地,没有稳定的大后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兖州不好。相反,兖州其实也是一个被后人忽略的地方,这里出名的文臣武将,也有不少,然而却没有那种才名十分妖冶之辈出现,只能说豫州、徐州、冀州、益州这些地方,人才库实在是开了挂了。

想想看,魏之五子良将,五人之中,兖州出了两人,另外诸如满宠、臧霸之余,皆是良将之选。而兖州文士之中,陈宫、程昱等人,也都是智谋艳绝之辈,这些一个人才聚集地,配上曹操得到枣祗那样的农业屯田大杀器,以及汝、颍地区的谋士,其实在他脱离袁绍隶属时,便已经在人才上面不输于袁绍了,唯一差的也就是地盘、军力和粮草了。

“子远,兖州黄巾蛾贼已平,难有寸功,可有它想?”

连番大战,在扫平了陈留郡,最后一股数千人的黄巾蛾贼后,伏泉约来一陈留郡兵的屯长,感切问道。

在伏泉身边,一个年纪刚刚及冠的青年,脸上又是膜拜,又是惶恐的回道:“回禀平寇,懿欲贼定后,待州郡征辟。”

“如今党锢已解,州内党人名士,定为州郡征辟,尔纵有军功薄名,亦难征辟入府,望君深思!”伏泉听到对方打算在平定黄巾大乱后,坐等州郡征辟为官,连忙阻止道,且不说他这样能,能不能赶在现在党人集体出来做官的时候,捞到位置。就是知道面前这人是谁,伏泉也不会轻易答应,让他离开,毕竟,到手的文武让对方飞了,这明显不符合伏泉能拉到麾下,就想尽办法拉来的的一贯方针。

“这……”

面前的青年哑然,的确,伏泉说得有理,他如果真的空耗在家乡,虽然机会征辟入州府,但是明显几率很小。兖州境内受党锢影响,不能出仕的名儒大贤也不少,此番党锢解除,想都能想得出来,州府肯定率先征辟那些人,除非是征辟完了还有位置,否则像他这样只是响应朝廷平定黄巾蛾贼而从军的人,除非朝廷有封赏,征辟为官,否则想晋位,实在有些太困难了。

这青年叫吴懿,字子远,是兖州陈留郡本地人,此番正是响应州郡号召,率领家族私兵从军平贼的。他在伏泉要求支援的陈留郡兵之中,担任屯长一职,因清剿黄巾蛾贼时,伏泉无意与其结识,感觉此人风度不错,而且谈吐有才,便与其交谈,这才知道他的身份,因此直到今天,也是在劝说吴懿随他从军,去建立更大的功勋。

当然,吴懿虽然有些才华不假,但是明显还没有到伏泉的要求,真正让伏泉十分想彻底拐带走吴懿的事情,却是因为吴懿的妹妹,可是后来的蜀汉皇后,这可是有名的大白菜,与其让其他两个人祸害,还是交给自己来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