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汉骑冲阵败贼援

汉末皇戚 泉释一切 4290 字 9个月前

对此,伏泉自然毫不客气,在命令骑兵冲锋,将那些依旧顽固反抗的人杀死后,就命令麾下骑兵,分成两部,一部在那些逃散的黄巾军援军后面驱杀,另一部则是回援皇甫嵩的汉军主力。

这么做的原因自然是一则预防这些溃散的黄巾军兵卒,冲击正在与其他黄巾蛾贼搏斗的汉军军阵,别出现意外情况,让这些溃兵把原本汉军的优势给搅黄了。第二就是激励士气,毕竟只要汉军骑兵回援,即使只有数百人,但对于那些依旧在和汉军皇甫嵩主力搏斗的黄巾蛾贼来说,是怎样的一种沉重打击,至于皇甫嵩的汉军主力,自然是激励出更加高昂的士气。

“一败再败,如之奈何!撤!”波才见此情景,痛苦的叫喊一句,虽然对于自己把希望寄托于那渺茫的胜机,有些可笑,不过也有所准备的他又一次当机立断带着麾下兵马逃命,数百骑又一次带着聚集的数千人直奔长社而去。

“君侯!贼首波才!”鞠义眼尖,见到波才逃奔方向,连忙指着喊了出声来,之后便欲带人追击。

“慢!”伏泉当即打断道:“穷寇勿追,长社城外尚有数万贼军,吾军人少,况皇甫中郎尚带兵苦撑,岂可妄为?”

“这……”鞠义沉思了下,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行礼听命称“诺”。

不过,此刻鞠义眼中的炙热光芒,足可见他的内心想法,毕竟那可以贼首,捉拿之后,必是大功一件,这也是他家族令他带私兵受皇甫嵩征召投军的原因,现在却要放弃,自然不甘。只是不甘归不甘,但伏泉说也在理,以波才的马力,很快就能逃到长社城下,鞠义自问,他是无法在这期间追上一心逃亡的波才的,就是其他人也很难,更何况,还要在人数依旧比自己多的黄巾蛾贼里捉拿。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自然也是皇甫嵩的军队,还在苦战,鞠义自知若是拿下波才首级,而汉军却因为意外大败,这功劳无疑也会大打折扣,更何况,他还不一定能拿下。

其实,伏泉内心里,除了有以上两方面考虑以外,最大的原因,自然是不想鞠义这个皇甫嵩麾下的将领,去抢功。毕竟,现在自己麾下可是有不少皇甫嵩的西凉骑兵,如果真有机会斩下波才首级,到时候这功劳怎么分配?

对于皇甫嵩,伏泉自然有些记恨,自然不想将这颍川之战里,最大的功劳拱手让人。若非如此,否则以伏泉以往的冒险性格,自然会集结麾下猛将,去追杀此贼,至于皇甫嵩所部的汉军,他可不信这位大汉名将,会出现意外,败给这先前已经溃败过的黄巾蛾贼的残军。

随后,伏泉亲带大部骑兵,回师救援皇甫嵩所部,只留关羽诸将,将向长社城逃亡的黄巾蛾贼驱散,为了方便,他又下令,令诸兵将皆呼喊“降者免死”,从而加速黄巾贼寇的溃败。

黄巾军多是由同乡邻人、父子兄弟组成,抛出那些忠实的额太平道信徒以外,其他人打仗时杀一人而激众怒,不死不休,然而一旦打败仗,又会引起连带效应,往往是一人弃械,全家乃至全族全乡投降。

“降者免死!”

“降者免死!”

“降者免死!”

……

一时间,战场之上,到处传着这样的呼喊声,不少听到声音的黄巾蛾贼,纷纷就此放下兵器,跪地求饶。

这些跪地投降的人里,多数都是波才麾下,那些被当做炮灰无甲的黄巾军兵士,至于那些精锐的黄巾军披甲兵士,他们之中,投降的人却是少有,多数都是溃败后,不管不顾的往长社逃亡,想来他们都是太平道的忠实信徒。

苍茫凄凉的号角声,将战场厮杀的两军惊动,不少兵卒一边肉搏时,一边转移注意力,斜眼瞥视远方,待看到战场远方,那突然出现的数万着黄巾的军队时,神色不一。

黄巾军的兵卒自然是欣喜若狂,毕竟形势对他们不利,虽然他们在尽力苦撑,但是如果继续被汉军这样前后夹击的话,等待他们的也只有灭亡的下场。至于汉军,明明再等些时间就可以歼灭敌方,可是敌人却来了援军,自然是惊恐万分,真可谓是大喜大悲。

“事急矣,伏平寇,吾欲率军于此督战,尔领吾军精骑,阻击蛾贼援军。”皇甫嵩说到底是此番平乱的主将,见到事情紧急,毫不犹豫的命令伏泉道。他的策略也很简单,就是让伏泉率领汉军里,伏泉和皇甫嵩军队所剩的近三千骑,去阻拦黄巾蛾贼的援军,而他就利用现在的时间,先把这被汉军拦截的兵马就地解决,在会合伏泉骑兵,与黄巾蛾贼的援军决战。

故而,此战胜负,至此全部决定于伏泉这近三千骑兵,能不能抵挡得住黄巾蛾贼的援军。若可挡,则此战汉军必胜,若不可挡,则必败无疑。

“诺!”伏泉行礼回应,然后上了亲兵所牵来马匹,对周围喝道:“凡可击敌之骑,皆随吾杀敌!”大喝完后,他便当先一骑向黄巾蛾贼的援军冲去,现在战况凶险,也由不得他和皇甫嵩闹矛盾了,如果败了,恐怕他自己都自身难保了。

“杀!”

“杀!”

“杀!”

……

片刻之后,汉军后阵,随着一阵激昂的号角声传出,无数汉军骑士,紧随伏泉马匹之后行进。他们互相高声呼应,策马狂奔,不管他们原来是属于伏泉麾下,还是皇甫嵩麾下,此刻都眼神凌厉,以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精神,向黄巾蛾贼冲刺而去。

望着前方的多数衣甲不齐的黄巾蛾贼,伏泉知道,此战若想胜,自己这混合了皇甫嵩惨军的近三千骑,就成了关键依仗。毕竟,骑兵攻甲胄不全的步兵,特别像是这些许多就裹着粗布的黄巾蛾贼,只要能够将敌军阵型冲散,除非发生意外情况,不然以少胜多也不是难事,这也是皇甫嵩当机立断的原因。

只见,汉骑汹涌向前,蹄声如雷,待到了与救援的黄巾蛾贼近六、七十步时,在伏泉一声令下,这些骑兵,纷纷寻来身边长弓,对着前方的黄巾蛾贼射箭而去。

“呃……啊……”

对面的黄巾蛾贼,当即便有不少兵卒被飞来的利箭射中,发出痛苦的叫喊声,仰面栽倒,他们的阵型也不可阻止的出现一丝停滞和混乱。

这边汉军骑兵一轮箭雨之后,接着又是一轮箭雨,两轮箭雨之后,立即在行进间放了长弓,拿出长刀或者矛戟,策马冲锋。

此时汉军离黄巾蛾贼尚有二十余步,然后在短瞬之间,汉军以锥形方阵,突进到救援的黄巾蛾贼的军阵中。

“嘭!嘭!嘭……”

“呃……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