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一十八章 黄巾乱事召雒阳

汉末皇戚 泉释一切 4294 字 9个月前

城外汉军缓缓出行,在军队一角,一辆宽大的马车上,几名俏丽婢女,正抱着一个三尺左右的小女孩儿,一脸忧色的望着自己家主。她们知道,她们的家主又将赶赴战场,而这次战斗,祸及了整个大汉社稷,无疑是一场不下于他以往任何一次的大战。

“来来来,小桃桃,阿父抱!”穿着盔甲,伏泉走到马车旁,从夭儿身边接过那小孩,一边笑着,一边却是用自己那开始蓄着的短须,不断摩擦着自己这一世的骨肉。

没错,这个三岁多的小女孩就是伏泉的女儿,取名伏灼,小名桃桃。她是伏泉当年和刘华所生的女儿,不过,自从生下以后,刘华就在将羊一些日子后,离开巴郡,返回京师,在不其侯府和她原本的婆家之间穿梭,只再来过两次巴郡。

伏泉知道,刘华是为了自己女儿好,因为伏灼,自始至终,就不该出现,如果伏灼的身世曝光的话,于他们一家三人都没有任何好处。刘华身为一个母亲,几年内只匆匆见自己亲生女儿两次,其实内心也很痛苦,只是,她不得不如此。

当然,伏灼生下来后,伏泉自然不能不让她没有母亲,他对外宣称伏灼的母亲却是夭儿,是他当年在离开巴郡,平定黄穰之乱前,夭儿怀孕的。反正因为夭儿当年在刘华明里祈福,暗地里生孩子时,也一直少有露面,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内幕,再加上伏泉一力作证,因此倒是没有人怀疑。

至于为何取名伏灼,伏泉的意思却是以《诗经·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来命名的。常人只以为伏泉是因为伏灼是夭儿生下的,所以选了这句,其实暗地里,伏泉真正的用意却是“灼灼其华”。

也因为这一点,刘华第一次返回巴郡时,在那几夜私下相会事,对伏泉的温柔服侍却是尤为令他南网,毕竟这个名字,可是令这个女人感动不已。

至于夭儿,生性温柔,又和伏泉如同姐弟的她,自然不敢将伏泉的这丑闻揭发,反而因为自己被伏泉收了后始终无子,所以待这个“女儿”极好,这也让伏泉见了松了一口气,他也不想自己的女儿被人欺负,那样可就太不好了。

“阿父坏!阿父坏!胡子、胡子扎人!扎人!”小家伙死命用那小手推开伏泉,因为伏泉那留下的短须太扎人了,不过很显然,她的小手是根本不能反抗伏泉的。

不过,伏泉也不会过于逗自己的女儿,好好吻了一口小家伙的小脸之后,伏泉将伏灼交给夭儿,嘱托道:“吾走后,家中诸事皆托于汝等,萦儿待产,若出事,可寻文泰、令明相助。”萦儿便是卞萦,这位历史上有名的生育机器,在伏泉返回巴郡后,不断辛勤耕耘下,也终于有喜了,只是可惜,这一次,又是不巧撞到了伏泉出征的时候,也让伏泉又一次看不到自己子女出生的情景,殊为可惜。

夭儿抱着伏灼,点了点头道,眼中柔情似水,似有万中语言,不过最终也是有些哽咽说道:“少主珍重!且必待少主凯旋而归!”

“少主珍重!且必待少主凯旋而归!”夭儿说过以后,其他几个随行的姬妾,也是跟着说道,伏泉望着这些与自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家人,心中暖洋洋的,虽然这个时代他们都是自己的玩物,但自问自己与这个时代其他的王侯对待下人的方式要好得多,所以她们也十分关心自己。

之后,伏泉点点头,不再多言,转身离开,和汉军大部队离去。

天下大乱,为之奈何?

黄巾,终于还是来了!

光和七年,春三月初,天还很冷,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传遍天下。

巴郡郡治江州县城外,一骑汉军骑士飞速行进,沿途田野黑黝黝的一片,刚种下的春苗贴服地面,遥看近无。马速很快,风呼呼的响,刮在脸上,如被刀割,很快就在守城兵卒诧异的目光中,往郡署而去。

很快,整个郡署,除了早有准备的伏泉以外,其余众人皆是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因为那汉骑带来的消息是在震撼。

张角弟子、济南人唐周上书朝廷,告钜鹿人张角欲谋反,因为事情太大,即使太平道内应中常侍封谓、徐奉二人,也掩盖不住。并且朝野之内,也有一批势力,想利用太平道的势力,解除自己身上的枷锁,诸般势力推动之下,唐周的告发还是传进工作。

皇帝刘宏听后震怒,毕竟事关社稷,火速命令京师禁军出动,几日之内,就将太平道在京师雒阳的势力全部拔除。

朝廷车裂张角党人马元义,使钩盾令周斌将三府椽属,案验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诛杀千余人。一时间,从公卿常侍到平民百姓,受牵连而死者以千计,雒阳上空凝聚着浓浓血腥,久久不散。与此同时,朝廷又命令冀州刺史部,派兵缉拿贼首张角,以及其太平道党羽。

其实,这也不是刘宏和雒阳的公卿百官,第一次听到,有关于太平道的事情了。因为去年末,雒阳就有小儿歌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同时,京都各官署及各州、郡府的大门上不时出现“甲子”二字,按照太平道的计划,他们将在光和七年三月五日内外俱发,一举攻克大汉国帝都。

只是,没想到,原本早就计划好的叛乱,却因为自己手下的内部背叛而夭折。

不过,张角毕竟不是一般人,在知道叛军之事泄,连忙派出快马,星夜驰告各方将军渠帅,要他们立即作乱,以头戴黄巾作为标记,一时之间,天下动荡。

二月,张角和弟弟张宝、张梁分别自称“天公将军”、“地公将军”和“人公将军”,率部。之后,旬月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大汉富庶之地,到处是头戴黄巾之人,所过之处,焚烧官府,劫略聚邑,杀伤官吏,致使各地百姓或流亡,或被迫从贼。而安平王刘续、甘陵王刘忠,皆为贼人所俘虏,以应黄巾,二王被关押在广宗县,甘陵相冯巡及刘忠的子嗣则均被黄巾贼人杀害。

黄巾贼乱势大,大汉皇帝刘宏难以应对,原因却是朝中一时无有声望资历者,可以统率天下兵马。毕竟,黄巾贼乱是大汉自光武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大乱,社稷危如累卵,必须有人能整合天下兵马,才能将其彻底剿灭,只是如今朝中,这种人根本没有。

本来若是有原本平定许昭之乱、征伐鲜卑立得大功的车骑将军宋酆在,倒是可以,因为其无论从名望资历,还是身份辈分,都是整合天下兵马的不二人选,只是宋酆却是因为年老,在两年前就已去世,唯有其子濦强侯宋奇,被刘宏授为越骑校尉,加以提拔。

不过,宋奇本就儒弱之辈,又不知兵事,成为越骑校尉后,并无多少建树,因此就算刘宏有意想提拔这大舅哥也是没有任何理由,终究这黄巾之乱不是小打小闹,他可不敢把天下兵事交给一个废物。

后来,在宦官中常侍张让,以及朝中以袁氏为首的群臣建议下,刘宏以何进曾征鲜卑,知兵为由,下令陟何进为大将军,令其率左右羽林、五营营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镇京师;又置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都尉,保证司隶大部,大汉中央朝廷的基本控制盘,不受黄巾贼人侵略。

之后,刘宏又召巴郡太守泉、塞北长史皇甫嵩等各地知兵大吏,令其等率本郡精兵,入京朝对,以镇叛乱。这一次,那汉骑送到巴郡的书信,就是刘宏派来的快马加鞭的诏书,令他速速领本部精兵,入京师听调。

“诸君,朝廷此番调兵,贼势紧急,需速往之。孤走后,郡内大小诸事,皆托诸君也!”伏泉召集来麾下文武,然后宣布了此番随他进京的兵马之后,便对剩下的以主簿王谋为首的巴郡文武,拜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