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城破余亦亡矣

汉末皇戚 泉释一切 1940 字 9个月前

等那司马离去,陆康才望向城外的叛军大营,看到叛军营寨那种零散的防守阵型,面露不屑,虽然他不以兵事见长,但也是一眼就看出叛军这营寨防御其实并不严密,如果给他一定的汉军精锐,他一定可以碾压营寨里那些叛军兵卒。只是,可惜他现在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兵,否则,如果有多余的兵卒,纵然没达到可以击破叛军的数量,他也会派出兵卒去夜袭贼营,好好的让这些叛军不得安生。

想到这里,陆康不由眉头更皱,他想起了伏泉偷袭叛军粮草时的大火,虽然派出去的斥候也没有打探到到底是哪支汉军,敢如此胆大妄为的就用几千兵卒去袭击叛军的屯粮处,但是他陆康却是猜的到那支军队一定是伏泉。

毕竟,此刻在这庐江郡里,甚至在整个扬州地界,能有能力出动军队的也只有自己求援来的伏泉率兵来的那支汉军了。

至于扬州其他各郡的援军,陆康心中却是指望不了太多,因为本身扬州就是人口小州,各郡屯守兵马就不多,而且黄穰此番又是突然改道袭击庐江,他们就是想立即支援,也得是各郡凑齐兵马才行。

然而,很明显,他们连在郡里防备的兵卒也不足,贸然之间,能凑齐多少兵马来援助自己?估计也就只有几千人而已,其他的就只能立即征募训练了,只是这无异于杯水车薪,这也是此刻扬州刺史部一直来信让自己坚守,等待援军,却一直未说何时到来的原因,终究是他们如果就带着几千人来援,这点人数根本就不够叛军塞牙缝的。

这也是陆康在知道伏泉那支益州客军,已经光复江夏郡蕲春县后,就立马写信求援的缘故,甚至不惜道出他和举主臧旻的渊源,就是希望伏泉来援,实在是因为他太缺兵了。自从他接受前任留下来的摊子,才明白这次黄穰之乱郡署不能治的原因,除了本身不得那些受尽压迫的汉、蛮百姓的民心以外,剩下的就是叛军实在是太多了,而郡署的汉军却是太少了。

而陆康之所以确认那支烧毁叛军粮草的军队是伏泉麾下的兵卒,除了有郡内只有这一支有可能来援外,还有的就是这种以寡击众的夜袭好戏,只有伏泉敢玩得这么疯狂。毕竟,随着伏泉在幽州、益州的战绩传遍天下,与他“戾龙”名声一起传播的,就是他用兵的奇和险,而且伏泉非常爱夜袭,几番原因之下,陆康自然就确认了。

当然,猜是这么猜出来的,陆康却是没有告知麾下兵卒实情,而是宣称那可能是扬州刺史部所派来的州内各郡援兵所为。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安抚军心士气,毕竟如果说是伏泉所为,舒县城内的兵卒士气肯定不会太高,因为谁都知道伏泉因为是客军,所以他带来的援军不会太多,再经过那夜烧毁粮草的一番大战,根本就存不了多少了。

因此,陆康即使知道实情也不会主动道明,他反而要宣称这些兵卒是此刻根本出不了兵的扬州刺史部派来的,这样做的结果可以很大程度让城内军民安心。毕竟,如果是州刺史部派来的援军,那么他们最终来支援的军队肯定不会少,这样的话,城内军民在有了一支根本不存在的大数量的援军作为支柱,自然军心和士气不会轻易的降低。

只是,一直看不到援军,陆康也不知道自己这谎言能够维持多久。他明白,如果舒县再无援军的话,他最多也只能带着城内军民再坚持数日而已,到时候他也只能身死守节,以报国恩。

现在,陆康只希望能出现一个奇迹,可以救这舒县满城百姓,只是,这奇迹何来,他却不知。

夏日的气候炎热,舒县城下遍野分布的尸体多数都散发出了一些难闻的恶臭气味,不过现在,这些恶臭气味里还混合着一股浓烈呛人的灼烧的焦糊气味,这些气味随着风儿,一路飘到叛军营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