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离心离德

南明鼎革 蜀州奇侠 2647 字 9个月前

当日利州一战,征西大军亲身经历,大家心有余悸,听方光琛如此一说,众人一阵沉默。

虽然没有明说,大家心底都明白最好方式不过退兵回到关中,但双方交战清军连战连败,那些将领都不愿背负战败退兵的责任。

思索良久,吴三桂决定还是谨慎起见,令清征西大将军李国瀚率部从东而来,攻打洋县。

望着地图,众人一阵疑惑,良久连连摇头,按照众人想法,清军大胜声势大振,当然应该倾巢来攻。

看了看情报处的都及归,杨麟再次问道:“傥水谷口吴三桂有没有动静?这也太奇怪了,吴三桂被满清冷落数年有余,一朝掌权当大展宏图才是啊。”

都及归连连摇头,细作连日来报,吴三桂驻兵傥水谷口,这几日一直没有动静。

杨麟缘何一心关心傥水谷口清军动向,就是希望调虎离山,清军主力能够离开子午道、傥骆道谷口进入汉中腹地,如此可趁机占领谷口,大败清军。

杨麟为何信心慢慢,除了因为与大顺残部贺珍部、刘体纯部取得联系之外,更重要的是现在川中叛乱已经平息,龙之帧协、杨秉义协如今正源源不断的回师汉中。

现在杨秉义协已经到达钙县休整,龙之帧协则刚刚到达利州,需要时日。

现在听吴三桂没有中计来攻,指着地图道:“如此看来这吴三桂绝非浪得虚名,步步小心谨慎,以立于不败之地啊。

数日前我让冯有庆退出傥水谷,就是调虎离山之计,让吴军离开难攻打的山谷啊。”

众人一阵沉默,良久钱邦芑摇了摇头道:“大人,如此看来吴三桂与鞑子朝廷离心离德,三心二意啊。

既然吴三桂与鞑子朝廷三心二意的,我们何不使出反间计?”

就像南明朝廷一样,明末很多汉族知识分子对吴三桂颇有期待,就像这个钱邦芑一心认为吴三桂并不是真心愿意为清廷卖命,一心想要说服对方。

现在听钱邦芑再次萌生游说吴三桂之意,杨麟思索良久,认为虽未必可以成功,但至少可以离间对方。

川中争夺正酣之际,汉中战事不但没有停下来,反而愈演愈烈。

清军连战连败,虽然吴三桂率部进入汉中稳定局势,但正如前世很多军阀一样,大家最大心愿就是保存实力,然后在对方衰弱之际扑上去击溃对方,获得功勋。

抱持如此想法,吴三桂率军退守饶峰关子午镇腰岭关一线,李国瀚退守石泉县汉王城一线。

就在杨麟准备大展手脚,计划调集兵马击溃当面之敌取得汉中之战胜利之际,四川行都指挥使杨展被杀,川中出现变故,后方不稳。

面对如此情景,杨麟只得暂缓攻势,调整兵力部署,以应对可能的危局。

为保障川中安全,杨麟抽调龙之帧第3协、杨秉义第5协回川,以支援川中平叛。

为保障后方安全,杨麟以廖启芳第4协、王复臣水军第3营控制钙县、褒城等地,保障后方粮草安全,为前线供应粮草。

令王树极第10协分驻南郑、城固诸地,在地方推行新政,防止地方叛乱与鞑子骑兵深入。

杨麟则亲率护卫协、卜宁姚崇烈两个骑兵协、杨成第1协、景可勤第6协、冯有庆第7协、王之邦第10协分驻洋县、西乡县一线,与鞑子对峙。

一些将领感受到军中变化,虽然封锁消息,但杨展遇害川中巨变的消息还是在军中流传开来,大家担心后方安全,希望退兵。

中国为农耕文明,项羽有锦衣夜行的典故,国人何尝不是,大家多考虑自扫门前雪,现在听到家乡出现变故可能被波及,军中将领尚好,大家明白事情来弄,尚可应对,那些军中小兵则完全不一样。

这天杨麟巡视第6协,听见一些中下级军官私下议论川中之事,感到大家忧心忡忡,不知如何时候,就在这时,按察使钱邦芑站出来对众人说道:“各位忧心川中之事,大人何尝不是如此?

当日兵入汉中之际,大人就曾有防范。最初为了阻止鞑子抢粮,仅率领3协兵马作为先锋入川。

即便后来决战态势形成,川内也留下杨威马鸣銮两协兵马驻军成渝,廖启芳协驻防巴州,以随时应对可能变故。

我军在南郑大败鞑子之后,大人以修正为由,令第3协回师川中休整,杨展被害消息传回,更令冯有庆协回师川中。

李干德袁韬武大定诸人不过跳梁小丑,现在又残忍杀害了杨展杨都指挥使,为川人所痛恨,再加上大人早有防范,蹦达不了几天。”

众人一听方才稍安,杨麟见状,自知难以封锁消息,也不像过去那样刻意封锁川中巨变,义勇军主力入川平叛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