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川中巨变---杨展遇害

南明鼎革 蜀州奇侠 3294 字 9个月前

杨麟当日在川省之际,朱容藩也曾派出使者前来宣旨,让其听从其调度而被一口回绝。

朱容藩怀恨在心,与同样心怀不满的李干德勾搭成奸,决定趁乱发难。

杨麟率部北伐后方空虚之际斩杀杨展,图谋霸占川省。

斩杀杨展之后,袁韬武大定率部攻打昆明城。

杨璟新虽然奋起反抗,但所部刚刚占领昆明城不到两个月,在昆明根底较薄,没有办法,杨璟新现在率领3千精锐退往四川行都司以固守待援。

袁韬武大定在云南发难之际,其在川省的旧部也趁势发难,他们劫持与杨展友好的赵荣贵,率领所部逼近嘉定州。

与此同时,李占春、余大海也以朱容藩的名义发出照会,让杨威克日之间退出重庆城。

王光先叹息道:“哎,汝贞还是太仁慈了,想李干德过去多次与其作对,像袁韬、武大定过去多次与其结怨,李占春、余大海公然不听号令,汝贞不计前嫌,还与他们盟誓讨伐云南。

看看,现在怎么样了啊。”

布政使赵司炫接过话茬道:“大人以仁德之心对待李干德、袁韬、武大定之流,这次居然做出如此禽兽不如的事情,想来他们也不会长久的。”

王光先笑道:“是的,我将这些都忘记了,还以为大人是昔日文弱书生,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同窗。

殷同知,汝贞这次什么意思?”

殷承柞笑道:“大人认为为今之计就是先巩固我等后方,等将来腾出手来在做打算。”

王光先摇头道:“这,这,汝贞书生气又犯了,袁韬武大定等人做出如此禽兽不如的事情居然不闻不问。

还有那个朱容藩自称什么监国,兵马副元帅,让李占春余大海等人逼迫我等退兵,确实可恨可恼啊。”

殷承柞拱手道:“当日大西军进逼,蜀王欲监国而不能,最后双方失和而让流寇进入cd)。

连堂堂蜀王监国尚且不能,其他的自称什么监国,大概假借皇帝之名趁机作乱吧。对这种叛逆之徒,大家怎么不闻不问,不进行讨”

众人恍然大悟,一个个明白过来,有的干脆说这朱容藩是乱臣贼子,在这里招摇撞骗的。

谈及如何评定李干德袁韬武大定之乱,殷承柞向众人分析道:“杨展杨都指挥使武探花出身,为人侠道古肠,现在刚刚遇害,大家不敢出兵讨伐,大概畏于叛贼军威。

我等只要出兵讨伐,料想曹勋诸人不会坐视不管,必然起来襄助。”

当即商定策略,当天晚上殷承柞带着两个护卫化妆成商人模样,离开cd)府城一路直奔西面的雅州,快马加鞭的,足足走了五天功夫才赶到雅州

众人议论纷纷,大家纷纷献策,就在杨麟感觉有戏可大败清军之际,一场意外打乱了杨麟进攻的节奏。

这天众人正讨论如何攻破当面清军,一骑看到一匹快骑跑入军中,张烺接过信盒检查上面的烤封之后,将其撕开递给杨麟。

杨麟定睛一看,双目欲裂,一只手紧扶住胸部,突然一跺脚骂道:“匹夫如此丧心病狂,老子,老子…

殷承柞大惊,拿过信笺一看,一封是杨璟新写给杨麟的,声泪俱下的说起其父杨展被袁韬、武大定杀害。

现在袁韬、武大定等人已经夺取云南府,杨璟新率部向武定府、四(川)行都司撤退。

另一封则是四川布政使赵司炫所书,袁韬、武大定叛乱之后川中震动,李干德以云南巡抚的名义控制入滇各部

川东李占春、余大海在楚王朱容藩支持下要求杨威退出重(庆)府府城。

寥寥数语,也让人知道其中玄机,大家瞠目结舌,一个个破口大骂不已。

如此过了良久,杨麟恢复平静,满脸悲戚道:“各位,为了抗击鞑子我等殚精竭虑,我当日保奏杨展将军位四(川)行都司进入云南,主要是杨总兵是真心实意为我们老百姓着想,在其镇守嘉定府其间,借贷粮食给大家,鼓励大家屯耕,在四(川)境内除了我们义勇军辖地之外,唯有杨总兵的嘉定府能够做到粮食自足。

我保奏杨总兵为云南巡抚,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我们后方,大家也知道当年诸葛亮为何能够安心北伐,就是因为南疆安定,若是南疆不稳,老巢恐被他人所攻占啊。

我当时说杨总兵在云南,杨威第2协驻防重(庆)、顺庆一线、马鸣銮第9协驻防cd)府、绵州一线,如此后方无忧,我也可以专心北伐。

各位,现在后方不稳,大家说说怎么办?

众人一听,有的高声叫喊杀回去,有的则声言两军正沿着汉江一线对峙,若稍稍不慎,恐前功尽弃。

按察使钱邦芑慌了手脚,劝诫道:“大人,川中诸将我最佩服的就是你们两位杨将军,在这乱世,也只有杨展老将军还算爱国爱民,想不到他今日…。

大人,但现在我等与鞑子对峙于汉江两岸,断不可因此而乱了阵脚啊。”

众人见钱邦芑如此说,纷纷跪下,希望以大局为重,须等鞑子退兵之后再回师不迟。

杨麟想了想,站起来来回渡着步子,突然停下来,一字一句说道:“俗话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那帮祸国殃民的东西除了祸害乡里,未来更是一个祸害。

过去我等以为大家都有忠义之心,我等只知道一门心思北伐,奢求那帮祸国殃民的东西不要阻挡我们北伐。

现在我看清楚了,岳武穆功败垂成主要是因为自己太过于乡愿了啊。”

殷承柞拱手道:“大人,你是我十万大军的主心骨,如今后方遭此横祸,你说说该当如何是好?”

杨麟细想良久,认为还是不能太过乡愿,更不能与对方妥协,但现在汉中战事进入最关键阶段,既然不能摊牌,又该如何反制呢?

仔细盘算着双方实力对比,慢慢的,杨麟内心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