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承认如此,但正如龙之帧所说那样,大家底子不同,有的本身是练家子功夫甚高,在战场上常常单打独斗,而不愿意与别人配合。
义勇军近身厮杀战术甚多,如正面三才阵、四才阵阻击,反击时三角进攻,虽然看似简单,但真正如何灵活那真的千变万化,需要数月功夫不可。
实战是人生真正的好老师,过去大家驻防川北丘陵众多,到处都是森林有野兽出没大家通过围猎进行体验,现在驻防cd)平原根本无法实战演练。
在步骑对抗演练之后,最后就是放铳,虽然杨麟高呼鸟铳取巧,刺刀功夫,斩杀敌骑真英雄,但与过去各支强军不同,义勇军最大特色就是火器犀利。
一个小队一个小队走上前,对准前面百步目标放铳,三枪全中者为神枪手,这是戚继光一百年前订的规矩。
就像前世中国盛产世界射击冠军一样,很多人其貌不扬,但打靶特准,让人高兴的每个小队都有三枪皆中的神枪手,这在滑膛枪黑火药时代着实不易(40-50米破重铠,80米能击伤不披甲将士)。
今天巡视碰碰磕磕的,但总算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纰漏,看见身侧龙之帧长舒一口气之后,杨麟想了想,决定加试一场,也就是让这些神枪手来一番比试。
大家对准移动目标同时开始放铳,看谁能够百发百中放完三铳。
龙之帧大惊,拱手道;“大人,这,这过去可没有这样检阅啊。”
瞪了一眼对方,杨麟摇头道:“龙之帧,你是总督巡抚还是我是总督巡抚,如何检阅是我的事情。
你想怎么被检阅,等你将来当了总督巡抚再说吧,这次你唧唧歪歪干什么?”
吐了吐舌头,大家一字排开,由校官检验枪管之后,随着令旗挥动,十几个兵丁拼命装填弹药,点燃火绳,然后瞄准射击。
令人惊讶的是其中一位兵丁特别快,别人刚刚装填引火药的时候他就开始瞄准射击,如此别人刚刚射完第二铳的时候他居然已经射完第三铳。
与大家相比,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第三铳力量稍弱而脱靶。
杨麟重赏率先完成三靶皆中的将士,回到中军大帐的时候让龙之帧找来放铳最快脱靶者。
看着眼前这个中等身材面目憨厚汉子,先问清姓名,籍贯,入伍时间,所属部队之后,杨麟笑道:“何九韶,白天比试我看你颇不服气,你说说你输在那里?”
何九韶拱手道:“制宪大人,小人主要是刻意求表现,第二把没有将铅子筑实就放铳,如此脱靶了。”
杨麟笑道:“火枪兵最重要的就是瞄准射击,就是装填弹药的速度,这有点像大家常说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
何九韶一听面露喜色道:“大人,我们入伍以来除了队列训练就是擦拭枪支就是背放铳口诀。
一洗铳、二下药、三药实、四下铅、五送铅、六下纸、七送纸、八开门、九下药、十按火绳、十一听令开火门。
其中二下药、四下铅、六下纸都需要用杖将其筑实,每次如此不但麻烦而且常常手忙脚乱的。
卑职就在琢磨,能不能三个动作一起完成,也就是分别放下火药、铅子、纸条之后然后用木杖筑实。”
内心一惊,杨麟令其当众示范,只见其从竹筒里面取出装火药的纸包将其咬破之后将火药倒入,然后从铅子袋拿出铅子放入,最后将咬破的纸袋塞入枪管之中,夯实后发射。
感到内心一紧,感到这个何九韶发射方式与自己刚入伍发射方式一致,抬头看着对方,看见对方整个人显得特别憨厚,看着枪管问道:“大人,过去训令来回筑五次就可以了,小人筑了十次,常常还手忙脚乱的没有筑实啊。”
看对方如此,杨麟眼前一亮,过去三次筑实可以,那么一次放入火药、铅子、发射物也应该可以的。
如果那样的话,那就是纸子弹了,用牛皮纸将火药铅子包在一起,发射的时候只需咬破牛皮纸,然后将火药、铅子、纸张一起装入夯实就可以。
如果如此改进的话,那么火枪手发射速度至少提高2倍,如果这样的话,那就不需要畏惧对方骑兵。
感到自己满脸通红,杨麟差点就想立刻进行这方面研究,但想想还是连连摇头,如果鞑子窥视到如此战法的话,恐怕非义勇军之福。
左思右想之后,杨麟决定将何九韶调入警卫镇,在千总王皋指导下研究如何避免火药受潮,研究快速
经过半年劳作,这年夏天风调雨顺,田野里全都是沉甸甸的稻谷,秋收之后终于可以缓解自崇祯末年以来的粮荒。
农夫正在秋耕之时,官员们热烈讨论着,意见两极。
这天钱邦芑建议道:“大人,自古以来四(川)就分上川下川之说,汉中居于盆缘之上,对我四(川)有虎视之势。
在豪格罗洛浑大败,蛮清多罗贝勒尼堪、满达海等人收拾残兵败将驻守汉中,现在多尔衮更是令吴三桂率部进入关中,若我等不在吴三桂赶到之前占据汉中,到时候恐鞑子以地势之利必对我四(川)构成威胁啊。”
很多人有自己忧郁,征战虽然重要,但内部治理更为重要,想到战争对民生的破坏,殷承柞连连摇头道:“大人,万不可如此。
如今云南形势远未到平定的地步,不说我明军内部矛盾,单说孙可望退入滇南,沙定洲退回蒙自,他们随时可以卷土重来。
再说说我们四(川),楚王宗室朱容藩,兵科给事中程源从施州卫到达川东,自称什么天下兵马副元帅,不但要大人听命于他,而且还与余大海、李占春等人多番勾结,整个四(川)局势也颇不明朗啊。”
杨麟笑道:“殷兄,我们的敌人是鞑子,不是流寇,更不是其他明军各部。
本人以军功成为川陕甘总督,一些人得了红眼病看不惯乃人之常情,他们若愿意与我一起抗击鞑子,我举双手欢饮。
至于在背后搞破坏,破坏抗击鞑子大业的,我想天下有识之士都会反对。”
当即令各部做好准备,在秋耕之后方开始北伐。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崇祯末年四(川)连年内乱不已,各地连年粮荒,虽然现在基本平息下来,各地军民、流民大量开垦荒地进行屯田,但就如同一个本身十分衰弱的病人一样,底子非常虚弱,需要多番筹划以征集粮草,以运往前线。
为了凑齐北伐所需要粮草,杨麟一天焦头烂额的进行计算,派出官员前往各地调查粮食生产、粮食情况,依靠河运、陆运向各大粮仓运送粮食。
除了征集粮食,更重要的军队训练,经过数年训练,特别是通过忠勇堂对中下级军官初步培训之后,义勇军稍具近代军队雏形。
这天来到第3镇,远远的听见驻地传来一阵阵口令声。
过去将官虽然也会通过各种军令管理部队,但发号施令的多为一军主将,其他的不过服从而已。
经过四年训练征战,义勇军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训练机制。
早上晚上多由营官统一调度,其他时候由下面哨官(大队长)、哨长(中队长)、什长(小队长)带领手下将士训练。
口令洪亮,高低起伏,杨麟感到一阵欣慰,快马加鞭带领护卫大队打马来到营门。
依山而建前面是一个巨大军营,为了避免扰民周围用栅木隔开,以方便管理。
第3镇副将龙之帧率领一行人侯在大门外面,看到杨麟来到慌忙迎上来。
翻身下马,将马缰扔给身侧的护卫,一手紧按刀柄一手提着马鞭摇头道:“龙副将,自义勇军建立以来我就一再强调军人荣誉,大家训练要紧,不要因为耽误大家训练啊。”
龙之帧整理了一下军容,立正鞠躬:“大人要求如此严格,卑职我怎么敢耽误军中训练呢?
这些前来迎接的兄弟多是过去老兄弟,多是军中把总、千总、游击什么的。
日常训练多由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负责,他们主要负责军中督导,这一时半刻的也耽误不了什么大事。”
看了看静候在旁边的将官,杨麟面色稍稍放缓说道:“各位兄弟,这次大胜鞑子之后各部都有所扩编,兄弟们或者已经生了官,或者将来要升官。
兄弟们,升官可不是一个好事情,升官常常是将一个人从合适、优秀的岗位升迁不合适的岗位,兄弟们大家责任重大啊,兄弟们可不要懈怠啊。”
旁边监军钱邦芑摇头道:“大人,这这,这也有点匪夷所思了吧?”
杨麟笑着说道:“监军,我说说大家看是不是这回事?
就像那个刘三娃,虽然个子高大有力气,但刚刚入伍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当时很多人向我抱怨三娃子一身蛮力气不知道使唤。
三娃子勤奋肯学,别人练一个时辰他常常练两个时辰三个时辰,如此三个月之后,不但各项技能在大队名列前茅,而且在战场上多次杀敌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