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同窗好友

南明鼎革 蜀州奇侠 1390 字 9个月前

这银子啊,放在库房里面又不会钱生钱,当然是给大家花的啊。

不过,此度兄,听说流寇入川,你曾经被盗匪抓了,怎么现在又回来了?”

费密呵呵笑了笑,说道:“汝贞兄,不要转移话题,书院这样破旧,你说说,你准备花多少募捐多少银子?”

大家想不到对方如此大方,纷纷高声叫嚷,有声言要十两银子,有声言要一百两银子,最多最多的,喊出五百两银子。

见对方笑而不语,费密推了推说道:“汝贞兄,我等知道你不同往日,当日在书院里面你拿着两个铜钱捂半天,但你现在与往日不同啊。

听说你为了让赵荣贵退出龙安府,足足花了十万两白银,上个月你大赏三军,听说足足花了四十万两银子。

你也曾在书院求学,这修缮书院,这银子你可舍不得不出啊。”

杨麟笑了笑,看着众人道:“各位兄弟,过去在书院,小弟有一个雅号小赵括。

各位兄弟,短短不到十年时间,小弟为何能够从一个被大家都瞧不上眼的市掾署理四川巡抚,为何如此?”

有的人眉头紧皱,特别是想到自己今日窘境更是如此,场面稍显肃穆,良久沈荀蔚拱手道:“愿闻其详.”

从案几上拿起杯子,抿了一口,杨麟站起来,侃侃而谈。

从书本知识谈起,到这几年感受,最后当然重点落到自己未来打算。

杨麟显得情真意切,告诉大家,自己今日能够成功,主要是因为先祖曾经留了二十余亩公田,族人能够聘请私塾老师教育大家识文断字。

主要是因为自己博览群书,而非死读四书五经教义,主要是因为自己贴近民生,发现社会大弊,身体力行,从被人嘲讽的市掾(古代市场管理人员)地保做起,如此方有如此成就。

现在鞑子虽然已经退走,但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自己需要重建军队,需要各级官府需要建立自己的小内阁,地方基层也需要建立乡公所、厢坊公所这类基层组织,地方更需要兴办义学,教大家识文断字,不做睁眼瞎子,现在需要太多太多人才,需要大家帮助。

迎着大家热烈的眼光,杨麟笑称,自己读书没有沈荀蔚多,治学不如费密严谨,书院同窗都是地方翘楚,目前缺的是历练,如果大家能够投入重建之中,或者入伍,或者入仕,或者到地方教书育人,在未来大家成就多不在自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