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短视

南明鼎革 蜀州奇侠 1141 字 9个月前

其一义勇军进入汉中,断鞑子长驱直入进入四川的可能,如此张献忠虽可保全,但如此两面受敌,顺庆府、汉中府将得而复失,且义勇军可能全军覆灭。

另一种当然是自保,抢占地盘,增强实力,但如此之下大西军必然更加孱弱,张献忠必死无疑。

无论选择何种途径,都会留下无穷祸患,苦思冥想数月,杨麟不能决。

如此虽然难以挽回大局,那么就该如何利用当今局势。

四省总督王应熊等人对围殴张献忠颇感兴趣,既然如此,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一面彰显自己先见之明获得名声,另一方面则扩大自己影响力。

想明白之后,杨麟连连摇摇头道:“既然是各位大人商议的,我们这些芝麻绿豆官员执行就是了。

但稍稍有常识的都知道,要保证四川安宁,必先保汉中,现在贺珍虽然弃暗投明,率领两万精兵杀入关中,但敌强我弱,这两万兵马又能顶什么用?

我们窝里斗,虽然将张献忠打败,但如果蛮清占领汉中,兵入四钏,难道要我们重蹈当年蒙古铁骑的苦果?”

众人大惊,杨麟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公开批评当朝内阁大学士,四省总督,川陕总督?

但在大明朝廷那可是主张言论自由的,东林党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大明言官言事,读书人论政,这是常有之事。

仔细推敲,杨麟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四省总督王应熊,川陕总督樊一蘅所思的四钏大局,如何歼灭为祸地方的大西政权。

而杨麟所思的则是如何保全四钏全境,免遭建奴铁骑之害。

刘鳞长感到左右为难,长叹道:“大人所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总督大人,巡抚大人如此决策,料想也有他们的道理。”

杨麟内心一喜,满脸不屑道:“大家鼠目寸光,根本不管天下大势。

当日朝廷诸公联虏灭寇,就是太鼠目寸光了,就是太着眼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