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火绳枪--火药桶?

南明鼎革 蜀州奇侠 1372 字 9个月前

为了抵御阴雨天影响,这天第7营两个战兵大队依托工事防守,而冯有庆亲率两个火枪大队退入树林中,大家点燃火绳,有的更是点燃树枝,面对蜂拥而至的大西军各部不断射击。

如此战场上浓烟滚滚,枪声阵阵,面对如此密集的炮火,大西军死伤惨重,就在大家感到大局已定,今天完全可通过退守森林放铳杀敌的时候,突然远处闪出一点火星。

现在正值秋天,天高气爽,草木极易燃烧,火星点燃半人高的野草,一时之间形成燎原之势,整个局势为之逆转。

面对突然变故,冯有庆左支右绌的,既想令兵丁灭火,又要顾及蜂拥而至的大西军兵马,最后居然丢盔弃甲,被杀退两百余米,放在护卫营接应下稳住阵脚。

看着灰头土脸的冯有庆,听到伤亡报告,死于乱火的达十余名,更重要的面对如此情景全军士气低迷,有的更是力劝待天气好转再集中力量一战。

看着茫然不知所措的冯有庆,杨麟内心懊恼不已,更对火绳枪局限性认识越来越清。

由于战场上大量使用明火,在历史上火绳枪一度成为战场上火药桶,反噬着使用者。

萨尔浒战役中在风雨交加之时面对清军,明军为了放铳点燃松枝而成为活靶子。

现在又阴雨绵绵,面对流寇大家退守森林,但因为大量使用明火点燃周围杂草,造成局部战场失利。(历史上面对清军进攻,南明军队也曾经大量使用火绳枪,但因为点燃周围杂草而引起火灾,最后反为清军所败)

由于阴雨绵绵,再加上燧发枪还没有制造完成,杨麟节节防守。

双方经过数日激战,大西军逐渐控制第一道、第二道防线,其前锋现在正逼近城墙之下。

经过连日研究,杨麟断定要挫败大西军进攻,非大量使用改良震天雷不可。

借着阴雨天气,杨麟督促各营各大队组建掷弹小组,督促军械局连夜赶制三千颗震天雷。

这天天气放晴,都督王之邦率部来攻,为了防备义勇军的火炮、鸟铳,队伍前面是一排排竖起的棉被或者竹篱笆,由于火器技术还不成熟(主要是滑膛枪,再加上火药配比原因),沾湿的棉被与竹篱笆如同棉甲一样,可在远距离防备鸟铳远攻击。

正如棉甲在七十米开外可抵挡鸟铳射击之外,这沾水的棉被有效防备距离也只有这样远,为了挡住从天而降的佛朗机炮散弹与箭矢伤害,精锐将士多穿着棉甲、铁甲,一般士卒则头裹毛巾,身披棉被,大家躲在一条条湿棉被后面艰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