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便是张氏,初时不好声张,但肚子骗不了人,等到显怀,纸里藏不住火,惹的夫人醋意大发,赵世泽不敢承认,丫鬟有苦无处说,便被赶出家门,流落去东四巷。
故而,多年来张氏受人白眼,亲戚父兄都不待见,日子好不凄惨。
后面日子转好,张氏也曾想找侯爷,终究是过不了心里那道坎,无论怎么说,都是侯爷不担当,张氏外观柔弱,心里却是一股子要强,不愿低头。
这两年儿子出息,张氏也不提他的身世,打算将这件事带去棺材里,结果儿子娶了李清照回家,左右供着惯着,开口书香世家,闭口大户千金,张氏这就不能忍了。
曾经的男人没能给她相应的爱护,她忍了十多年。现在这个小男人又被媳妇夺了去,难道自己要忍到死?
并且,这不仅仅是自己受气,儿子也跟着受气。李清照有才又如何?传宗接代才是正事,结婚两月多肚子都是平的,当年自己可是一发既中。成日抱着书本看了不起啊,会做衣服会刺绣吗?怕是饭都不会做吧。各种不会还傲娇的不行,似乎看不起儿子,觉得儿子是武夫,高攀了她。
这是全天下婆婆的心态,为了自己张氏可以忍,为了儿子张氏不能忍,别说儿子是出身寒门,今天便要你看看,儿子乃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这里故人相见,一番诉说自是不提,家里人只有门子记得婉娘,其他仆人一概不认。眼见贵妇登门,各种茶点招呼,当夫人一样伺候。
说起孩子,张氏如实说了,让侯爷大喜。赵世泽本有一子,可惜患了赵家血脉里都有的头痛病,三十四岁便去了,连个孙子都没有。几年前侯爷就在念叨,也不知婉娘怎么样了,她那个孩子怎么样了。
故而,婉娘一登门,门子就激动,招呼了侯爷来相见。
皇亲相认,这是大事,马虎不得,要上告官家知道,编入族谱,方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