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的一番话入情入理,道门诸脉炼气士携手并肩远征至此,正是继续合作,约为盟友,共举大事的时候,怎么能为了这点蝇头小利反目成仇?
一旦消息传扬开去,只会落得目光短浅的名声,徒惹人笑罢了。再说了,上面有人的道脉炼气士,由隐秘渠道得了提点,约莫知道此次远征的意义。
自己等人的一举一动,恐怕都落在天庭四值功曹的眼里。若了得了恶评,即便取巧入驻福地洞天,估计日后也不会得到天庭的符诏。
正所谓,合者两利,分者互害。有刘琦将话题说开了,方才紧绷的氛围,顿时大为改变,即便没有彻底扭转过来,却令这句共患难、同富贵的俗话,成为日后开疆拓土的指导,也就是这支远征军内部的主流。
与此同时,交州南海郡,一艘艘艨艟巨舰准备扬帆起航,每艘船上搭载大汉军民三千人,军是退役老兵,民是失地农夫,由第三大汉帝国官方出面组织,准备前往南海,开疆拓土。
至关紧要的海图,早就有混在远征军中的暗间,通过秘密渠道,传到南海郡道正手里,重新绘制一遍,复制出多份,送往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用途。
道法显圣时期,尽管有龙气法禁在,伟力归于自身的炼气士,已然受到大汉帝国的重视,毕竟曾经力挽狂澜的仙朝之主,曾经也是区区一位道人,而且还是不受玄门待见的左道之士。
律令法网早已覆盖中原腹心地带,尽管拓展延伸到各州,乃至边疆之地,交州距离稍远,现如今只有恢复往日繁华的南海郡,有一位资历深厚的道正,身负监察天下诸多道脉传人的责任,并有举荐地方良材,免得落入道门手里的义务。
现如今,远征南海,开疆拓土,已然提上帝国朝政议事日程,汉室得到提醒,远在道门诸脉之前,显然是天庭之主的授意。
“第一批拓荒军,有二十艘艨艟巨舰,船上都是普通的退役老兵、失地农民,总计共有五万人。一旦在南海群岛登陆,站稳脚跟,日后就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口过去,务必驯服同化彼方天地的土著,纳入大汉帝国的国野体系!”
舰队指挥为刘冀州的五虎上将常山赵云,他态度恭敬地侧耳倾听,耳边回响着故人的话语,道明此行的意义,不仅是拓荒移民那么简单,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说到关键处,以赵子龙的心智也是连连点头,显然是心有戚戚,对故人的好意,时刻铭记在心。
玄门四代弟子杨彪,驱使家养鬼神筑起连环坞堡,转眼间就将连江排的原木消耗殆尽,这些都是有灵气的古树按照特定的格局具体布置开后,这座坞堡就成了一枚楔子,牢牢地钉在彼方天地所化的岛屿上。
叶知秋的人间化身刘琦看出其中究竟底细,忍不住开口点评起来,很快引起附近道门诸脉修士的注意。炼气士都是气运所钟的一时之选,哪个不是耳聪目明,看出这些玄门大教的余孽所作所为的好处,即刻引起许多人的效仿。
没有携带足够多的建筑材料,好办的很,就地取材嘛!炼气士吐纳天地灵气,从中提炼恢复全盛时期的法力,立即动手施法,驱逐林间瘴疬之气,伐取自己所需的木材。
想要建立坞堡、要塞,仅仅只有木材是不够的,道门诸脉的炼气士,联手召唤出宗门传承的鬼神、仆役,着令它们抟土合水,捣成泥浆,捏出模型,弄瓦作砖,再建立炉窑,用来烘烤加工。
至于必须的燃料,自然有从原木上剔除下来的许多枝桠,还有林间地带厚厚的落叶。与其让它们继续沤烂堆肥,郁积出病疬瘴气,危害过往的飞禽走兽,反不如废物利用,为道门诸位炼气士此次南海远征大业添砖加瓦。
荒无人烟的海岛,尤其是近海沙滩一带,接二连三地冲起大团黑烟,灼亮的火星随着热风飞舞,落在湿漉漉的树叶上,转眼间熄灭当场,留下一点不起眼的灰迹。
叶知秋的人间化身,刘琦看着身边到处都是大兴土木的工程雏形,炉窑烧火蹿起的烟龙直上云霄,一点点地改造着古老的荒岛,令其表面地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心里却想着如何进行下一步试验。
道法工业革命,需要天地灵气大潮,又不在中原九州的范围之内,不受龙气法禁的牵制,时机已经成熟了。
在所有登陆上岸的道门诸脉修士努力打造自家居所的时候,刘琦正在打一口井,凭着自悟的点化术,令松软的泥土暂时硬化变成岩石。
紧接着,再用随身携带的神兵青锋剑,在岩石上挖掘垂直向下的井洞。原本就是法术变化的岩石,在斩金截铁的青锋剑前,根本不比豆腐硬朗多少,简直视岩石为无物,只是一插,微微使劲搅动,就能切下碗口粗的石柱。
刘琦左手运劲一吐,震断底部的连接,一根石柱就被轻易地提取出来,丢到一边去,待点化术的法力效果消退后,坚硬的岩石自然会变成林中松软的泥土。
随着一根根石柱地切割、取走,一口双手合抱径围,深丈许的水井就此成形。话说回来,这座海岛还算不错,水井底部涌出的地下水,并没有受到海水的影响,苦咸涩口,而是甘甜清凉。
刘琦此番举动,早就进入有心人的视野,刚刚完工没多久,请有擅长医术的炼气士前来,主动请缨,检测井水的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