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族圣人亲自下场主持,吞噬天外天的经过,哪怕是细微不起眼的线索,叶知秋都没有放过,毕竟这是现成的成功经验,不学白不学。
“原来如此!怪不得女娲娘娘如此热衷,实在是利益惊人,就连我也动心了。”
片刻过后,叶知秋离开这座庞大的资料库,回到还在缓慢往外扩张的天仙仙境,九重天庭。甫一落座,他就令天门守将敲响仙钟,召集天庭群臣齐来商谈。
仙朝的人仙同朝体制,在叶知秋高举到天上,化作天庭后,就按照封神榜的理念,分成神道、仙班,其中三十六旁门七十二左道中的佼佼者,多数名列仙班,享受长生逍遥的仙人生活。
神道多是人道龙气封赦而成,多数是玄门三教的弟子,也有大汉帝国历代的英雄豪杰,如潜势力最大的斗部,统管大周天群星列宿,其中二十八宿,干脆就是再造炎汉的汉光武帝麾下云台二十八将。
按照叶知秋厘定的群星位置轨迹,二十八宿分成四象,对应苍龙、朱雀、白虎、玄武等四圣兽,具有部分圣兽的权柄和神威。
当然了,云台二十八将出自京城洛阳地底深处的炎汉洞天,深不可测的四圣兽之力,以及稍次的二十八宿,都令这座超级洞天的底蕴变得越发深厚,同时也令天庭和炎汉洞天之间,有更广泛的沟通渠道,免得出现乱子,就不好收拾了。
随着双方天地越发接近,天地胎膜最先发生接触,在叶知秋看来,仿佛两个飘在湖面的水泡,偶然碰撞在一起,并非两者应声炸裂,而是融汇为一,变成更大的天地胎膜,足以容纳双方天地。
紧接着,在遥远的事象地平线上,彼方天地有如潜水艇上浮,悄然出现在海面上,化作一方广袤的陆地,以及零星散落的群岛,大大小小数千之多。
“咦……彼方天地出现在大汉帝国的交州以南海域。不会罢,这是东南那个什么亚!”
虚空无凭,譬如弱水,鸿毛不起,委实难渡。
即便是叶知秋吸纳无数仙真羽翼,又以人道龙气封神,契合周天星辰,厘清天地阴阳秩序,高举仙朝化作天庭,方才成为完整的天仙,却也不敢轻易离开有如母亲般的天地。
不过,以一方天地为舰船,搭载亿万能征善战的子民,叶知秋对未来的命运毫无犹疑,不仅是通过混沌侵袭的考验,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道路没有任何疑惑。
彼方天地的时空结构,也是天圆地方的形态,只是体量稍微逊色,不及吞食“天外天”后,凭空多出四州之地的此方天地。
起初,彼方天地在周天星图上显现为晦暗晦明的客星,随着距离的不断拉近,它的光度越来越亮,甚至接近太阴星,成为第二个月亮,却散发出淡蓝色的光华。
如此奇异的景象,自然会对百姓造成一定的影响,新生的第三大汉帝国经得住任何动荡,却得提神防备,玄门余孽或是梵教遗脉,藉此兴风作浪。
于是,叶知秋就以天庭之主的权限,屏蔽了彼方天地的一切额外影响,瞒住了天下所有人。
可是,所有知情的高层巨头,如妖族大圣、地仙之祖,都相约前来天庭,与叶知秋商议接下来的对策,制定合适的战略。
镇元子对土地的爱极为深沉,几次出入天地胎膜,对目标近距离观察,因此最有发言权:“彼方天地体量较小,不过我方天地的一半,因此双星缠绕之形最可靠。一旦彼方天地无法脱形出去,我等自可想方设法,徐徐剥离碎片,抽取其本源,用来进益我方天地,此为蚕食之策。”
叶知秋望着女娲娘娘,毕竟在她的亲自主持下,襄助此方天地吞下“天外天”,其中的经验极为宝贵,即便如今他贵为天庭之主,能够进入本源深处,翻阅天地过往发生过的一切记录,此时也不得不向圣人征询意见。
“狭路相逢勇者胜!两方天地接近,不是大鱼吃小鱼,就是蟒蛇吞大象,除此之外再无选择。我方天地有上体天心的圣人,统率地脉的仙道魁首,压服一切不平的天庭,怕得谁来?不如趁此机会,我方挥兵大举压上,甫一开战,就是全面进攻,多点出击。白进红出,削平彼方天地的刺头,务必襄助我方天地吞噬同化这头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