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下

左道之士 牙齿 2837 字 11个月前

这一切,教天性崇尚逍遥自在,不受约束的炼气士如何忍得,自然会私下串联,联合地方上的世家豪强,组建反仙朝爆政联盟,就如同当初各方默契合力,组成反玄门三教的联盟一样。

可惜,这一次没有圣人撑腰,也没有地仙之祖镇元子出头牵线搭桥,光凭几个旁门真仙、左道真人,还真的不是仙朝的对手。

仅仅是精通剑术,岭南梅岭白猿公聂锋,一剑破万法的境界,四下阻击刺杀,就令几个资历深厚的首领不死即伤,仓促组建的联盟,出于分崩离析的境地。

翌年初春,扬州、交州尽数收复,凉州军阀尽管身后有巫师、豪杰支持,在底蕴深厚的仙朝面前,依旧被碾压地彻底粉碎。

握手言和,兵乱消停。九州一统,天下太平。神州大地,亿万百姓,备受鼓舞,无不欢欣。

历史的车轮,由此滚滚向前而去,究竟往什么方向而去,没有人知道,除了胸有成竹的仙朝执政,叶知秋!

玄德公无意于皇位,小皇帝的地位稳如泰山,其余汉室宗亲,都在仙朝统一九州的过程中,站在对立的阵营里,妄图螳臂挡车,谁知时代早就变了,决定战斗胜负的不是兵多将广,而是何方具有更强的道法实力,因此他们都接连出局,没有继承大统的机会。

再则,叶知秋也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他在六部以下,建立八院九司,除了安置主动投诚的旁门左道炼气士,最主要的还是完善仙朝体制。

至于玄门道器封神榜,叶知秋担心会因此物还有反复,就亲手将其打碎,并以此为基另立一榜“无字碑”,上面没有一个名字,入榜者也不拘于星辰照命之士,而是为国为民牺牲,于人道有功的所有人。

此为天地人三柱之一,人柱的三小柱。建立之后,不仅两汉四百年历代英杰,就连前朝大秦帝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战魂,往上直追大商、大夏,甚至上古时期的人族英灵,都有了安身之处,受到人道龙气的认可,享受祭祀和香火,英灵不灭,永世长存。

紧接着,叶知秋就以仙朝的名义,替天行道,主持封神大典。原本玄门三教预定的人选,南阳卧龙,尽管道性根骨不凡,天资更是卓越,却误了天时,没有彻底成长起来,就泯然于众人矣。

ps:封神名单非常繁琐,详情请看作品相关!

携尽灭玄门三教之威,尽管仙朝初建,治下不过三州之地,派往各方的斗部新军,却在各地旁门左道宗派主动带路下,以所向披靡之势,横扫地方上一切世家豪强的私人武装。

往东攻略方向,由北斗之主吕布以及麾下斗部道将负责,外有熟悉地形的黑山军,内有青丘狐族,泰山郡人王匡带路,里应外合之下,青州旦夕之间落到仙朝手里。

随后,这支大军就以滚雪球之势,迅速拿下豫州、兖州,徐州牧陶谦是个诚人君子,也算是一位大汉忠臣,明确了解仙朝的根基和治政理念后,没有任何迟疑地主动易帜。

此举,正好应了道将于毒先前所言,结寨自保,以待盛世。此前,陶谦眼看朝廷威严尽失,地方割据自保,也是迫不得已。

现如今,仙朝初建,就以强势打压仙道,甚至统合旁门左道进来,确立起超然的地位,像陶谦这样沐浴在两汉四百年帝国荣光中的旧臣,自然会在王师驾临之际,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北方诸州由玄德公刘备负责,他的同门师兄公孙瓒,在知道仙朝实力底气后,又派遣使者观看过关中平原,水火二部联手调理气候、修缮灌溉体系的成果,竟然令荒芜地不毛之地,再度变成前朝大秦帝国赖以起家的八百里秦川,果断地选择为仙朝奔走。

公孙家长房主脉的些许不甘,顷刻间就被道兵压服下去,根本翻不出什么浪花。

拿下幽州全境后,仙朝直面东夷九部、高苟丽的熊人部落、乌桓的野猪人,以及扶余的鹿头人。碍于时节已是深秋,小冰河气候令北方的冬天,来地比往年更早一些。

斗部道兵驻守边境诸坚城,还没怎么动手,就看着周围的蛮夷,被连天风雪冻杀,残余遗民不得不南下,结果在拥有道法的新军手里,碰地筋断骨折,有理都没地方说去。

无可奈何之下,兽人们只能主动投降,请求内迁,以此换取休养生息的机会。可惜,叶知秋深知这些三分人性未定,七分兽性根深蒂固的蛮夷,根本没有教化的必要,早就下令尽数歼灭。

因此玄德公刘备所部自然不会网开一面,杀地边境线上血流漂橹,各族蛮夷还是没有死心,却也不提内迁依附,甘愿自贬为牧奴,为仙朝放牧牲畜,愿意输出豪勇善斗的战士,循例缴纳“血税”。

公孙瓒有点心动了,不过刘备将仙朝执政的谕令详细分说,立即止住师兄的蠢动:“好的蛮夷,就是死去的蛮夷!余者,皆不足虑!”

得知公孙将军都翻脸不认人了,各部兽人才彻底寒了心,放弃南下越冬的打算,在祖灵的提醒下,绕过幽州乐浪郡,借道三韩,狠狠地墙了当地的狗头人一把,渡海往祖灵风传的东海四岛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