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鬼仙

左道之士 牙齿 2630 字 11个月前

第三王朝末期,春秋战国盛行的各家学术流派,在道法显圣时纷纷没落,宣扬神仙说的方士,却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三十六旁门、七十二左道大部分宗门,都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其中不乏混入方士集团的墨家弟子,以及其它改换门庭的学术流派。

出身燕国的方士,宋毋忌、正伯桥、充尚、羡门子高等人,都是当时有名的方士,在荒野中无师自通地悟出修行之法,共同创立方仙道,有别于混元道祖一分为三的玄门大教。

可惜,先出头的椽子先烂掉,羡门子高等人率先遭到打击。宋毋忌焚于火,干脆转成火灵。正伯桥、充尚二人先后形解销化,传说是褪下躯壳,转成不朽的灵神,实质却是形神俱灭。

唯有羡门子高出身名门,一见情势不对,就主动投入当时的大秦,通过伺奉秦王,换取王气的庇护。

不过,先有截教弟子徐福,后有方士卢生、王生,联手背主作窃,大大地惹怒了秦王,下令焚烧道书,坑杀方士。

羡门子高自知无免,不得不主动投军作为逃避。谁知长平之战,秦赵两国大决战。

大秦举国体制下大动员,国内满十五岁的“成人”都要上场。他在军中苟且偷生,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脱离,结果非常不幸地死在长平之战。

此战伤亡极重,赵国四十五万大军战死沙场,秦国六十万大军也伤亡过半。既然数十万战魂英灵,能支撑起赵括的鬼仙地位。羡门子高自然可以凭藉三十五大秦战魂,同样登临鬼仙大位。

双方实力高低相差无几,因此谁也别当家做主,对另一方发号施令。羡门子高如此行径,不过是表明立场,逼得赵括亲自下场表态,同时也令在场的第三方,冥土千万年积压怨气所化的正牌鬼仙,无法插足进来。

于是,赵括强行按捺怒气,望着白发苍苍的老人:“万象真人,你意下如何?”

卞吉久经沙场,自然知道这是战魂英灵的战术,不过他自持麾下上洞鬼兵附魂人数破千,随身武器铠甲又都炼入阴魂鬼物,远比寻常道兵更强,自然看不上这些小把戏。

侯成曾经在战场上,暗用异术大败卞吉,他嘴上不说,心里自然不无得意。现如今,在层出不穷的凶魂厉鬼围殴下,终于露出虚弱不堪的根底,急需友军救援。

卞吉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这个可以找回面皮,甚至狠狠地糊侯成一脸唾沫星子的机会,立即率领麾下上洞鬼兵向目的地挺进。

与此同时,叶知秋的分身,斗战胜真君正与阴云鬼域,作无时不刻地较量。起初的速度可以称得上是狂飙猛进,待到主持阴云鬼域的鬼仙们回过神来,背靠天地暗面的冥土,千万年积累的怨气,直令他也不得不陷入阵地拉锯战。

“战争道域”自草原一役提炼而成,在犬牙交错的锋线上,叶知秋调动天地灵气施展出种种法术,将阴云分割切除,屡屡营造出局部区域以多打少的优势。

浓如实质的怨气,斗战胜真君用大汉龙气予以净化,祛除其中的阴质,返本还源地变成天地灵气,不仅补充消耗,甚至还略微有所进益,这就是道域相争的可持续策略。

主持阴云鬼域的诸位鬼仙,却没有相似的手段,全凭冥土怨气自行同化感染,因此应付地极为狼狈,不断地丢失阵地,连带地面鬼域被净化的区域,都难以“收复”。

“长平古战场实为天下屈指可数的古战场,数十万军魂英灵且不说,宣泄出冥土积压千万年的怨气,导致一州之地的局势糜烂至此,以致于出现笼罩范围几近方圆千里的阴云鬼域。若是我能亲手压服下去,肯定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回报,也意味着有资格登临至高无上的大罗之位。”

想到这里,叶知秋的目光扫视地面,只见四路大军齐出,配合道域的不断推进,在阴魂往来不断的鬼域,净化出一个个安全的据点。

斗战胜真君亲眼垂视,发现都是暗合地脉节点,风水地力甚好的地方,多数是大型乡村,或者年头久远的城镇,坊市的独特格局,非常容易进行调整,布置出半固定的防护大阵。

“正反五行阵最多,毕竟这支斗部远征军的道兵,多数修炼五行道法。其次是八卦阵,川林、风水等自然之力较为常见,同时也最容易利用起来。”

无论是“震、兑”两卦相合的“雷泽”,还是“巽、离”两卦融汇的“熏风”,“巽、兑”两卦交融的“朔风”,又或是是“乾、巽”相交的“罡风”,都能有效地阻止,甚至杀伤鬼域层出不穷的凶魂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