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秋在了解到剑修的窘迫内情后,忍不住开口指点的地方,正是自己擅长的领域:“不得不说,地仙之道实为剑修最好的归宿。现如今,不管大雪山剑派,又或者是太白剑宗,都是福地真人层次,左右不过剑修,还未成正牌剑仙。本道有一个大胆设想,说出来可供诸位参详。”
说完,叶知秋看了一眼镇元子,似乎接下来说的话,与这位地仙之祖有些妨碍。
太白剑宗道主乔馗是个直爽脾性的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根本不会顾忌太多,尤其是这种事关剑修一脉的出路问题上,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镇元子的立场,直截了当地开口。
“道友有话直说,切莫耍弄那套‘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讲’的路数?”
叶知秋看到地仙之祖脸上微微露出好奇的神色,同时轻轻额首示意,当下笑道。
“本道听闻前汉旧事,说汉孝武帝时,淮南王刘安招募方士炼丹,不知耗费多少钱财。丹成之日,淮南王取用服食,果然得道长生,白日化虹飞升。而后家中豢养的鸡犬,啄食丹炉药饵,竟然化成鸾雏、麒麟,足下生风,双脚踏云,甚至连淮南王家宅都受了丹气影响,携带淮南王家人、仆役,一并飞升上天。于是好事者传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又说拔宅飞升,直入仙界。”
说了一些前朝细故,不问世事的剑修道脉之主,听地津津有味,就连西昆仑散仙陆压,也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唯有地仙之祖镇元子,微不可查地笑了起来,旋即潜隐平复如初。
叶知秋换了口气,继续说道:“地仙之道实为入主名山大川自然生成的福地洞天,以此为不竭源泉铸就仙真道业。可惜,福地洞天有数,现如今大部分都被玄门三教弟子占据,另行开辟难度太大,没有几百年经营根本不可能。”
“原本此为无解的难题!没成想,本道今日应邀入席人参果宴,与西昆仑散仙陆压道友相识。由葫芦结缘相交莫逆,得知其有一宝红葫芦,内中自有一方小天地,实为可随身携带的福地。”
“于是,本道有一个设想,诸位同道剑修,可依此宝所示妙理,其一,不假外物,自行开辟内天地,收纳心血祭炼的根本剑器;其二,寻得法宝,本道有天地玄黄气,可为诸位点化小型福地。”
镇元子闻言暗笑:“原来如此!这是故意向我示好,顺水推舟之下,又趁机卖了一个人情!此事与我两利,只是人情越积越多,日后想得徐徐还清才行,否则耽搁了道业,就天仙无望了。”
“此为青葫芦,贫道自昆仑山阴葫芦仙藤摘取,其中蕴含乙木之精,原本打算以此襄助人参果树蜕变晋升,没成想心急了些,还未彻底成熟,故此有些遗憾。”
地仙之祖伸手摩挲着青玉葫芦,表面油青苔痕纹理,不过简单的寥寥几笔,却宛如自然天成,不由地暗叹一声,轻轻一推,就晃悠晃悠地飞到叶知秋的桌面上。
紫红青三色葫芦聚在一起,叶知秋看见细微的灵气颗粒徐徐浮现,缓缓地互相交换,隐然产生某种常理无法解释的共鸣,顿时心里莫名惊喜。
他暗中询问过紫葫芦,方才得知青玉葫芦摘地过早,实为未足月的早产儿,如今正和真灵苏醒的红葫芦,联手弥补折断缺憾,助其彻底成熟。
事关重大,叶知秋也不想隐瞒,直接将这一幕奇景缘由,与镇元子和陆压分说,地仙之祖自然是喜出外望,西昆仑散仙却混不在意,毕竟都是与自己无关的“小事”。
随着三色葫芦不停地交换,尤其是天地玄黄气地滋养,青玉葫芦毫无生气的冰冷质地,渐渐地活泛开来,生机勃勃的草木灵光氤氲其上,并不断地往外扩散,呈现为一波波的葫芦形。
乌木桌案受到影响,竟然生出繁复的根系,萌发出幼嫩的苗芽。距离最近的叶知秋身上,接二连三地生出紫叶灵芝,不是三叶、四叶的凡品,而是至少七叶以上的灵物。
“乙木之精!三色葫芦聚首,竟然补全了缺憾,可喜可贺,实在是可喜可贺!”
叶知秋仔细察看,自然知道这番异变的缘由,对于紫葫芦联手红葫芦,将半成品的青葫芦自然抚育成熟,心里莫名喜悦,不慌不忙地站起身,向地仙之祖稽首相贺。
镇元子见此自是又惊又喜,喜的是青玉葫芦圆满无暇,若是取来与人参果树相合,甲木之精糅合乙木之精,必定能令其蜕变晋升。惊的是,不仅没有让叶知秋欠下人情,自己反而倒欠一个天大的人情,这笔帐从头到尾算一算,都是稳赚不赔的亏本生意。
地仙之祖知道日后免不了要出山,为叶知秋挡一波三灾六害,没准还得与他直面玄门三教教主,甚至域外魔神垂降的真身,不过事已至此,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稍倾,叶知秋将红葫芦、青葫芦都物归原主,有把身上的紫叶灵质摘下,都送进紫葫芦内部刚刚出现的小天地内抚育,毕竟浑身上下挂满灵质,是在是有些不美,甚至有些影响得道仙真的出尘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