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出击

左道之士 牙齿 3154 字 11个月前

紧接着,他翻身下马,抬起右腿重重地顿地,体内宣泄不尽的余火,顿时灌注入地底,沿着莫名的渠道往山林冲去。

几位海外炼气士立即察觉到脚下大地的异动,却根本没有发出善意的提醒,互相对视一眼,都化作一抹波光粼粼的精芒原地消失。

灵觉过人的巫师和对危险极为敏感的烧戈等将军,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开口发令部下躲避,可惜他们的提醒为时已晚。

“嘭嘭嘭”

火焰喷泉似的冲天而起,当场炸死十几个人,眩晕、昏迷、烧成轻重伤的伏兵也有几十人,更令人恐慌的是,零星火焰如同瀑雨洒下,落在干燥的杂草上,呼吸间就燃起了熊熊大火。

林中伏击本是一条妙计,可惜对象不是普通人,而是道法高明的叶知秋,没有成功伏击不说,还导致了己方未开战就损失不少兵力,原本高昂的士气都有些低迷,为首的将领烧戈气地咬碎牙齿。

他也算是一方豪杰,暗忖既然被敌人发现,干脆现身拼死一战,也好过现在被动捱打!

“全军出击!战,战,战!”

烧戈下令后,自己身先士卒地冲出山林,竟然舍弃了战死、受伤的士兵。由于他麾下的亲兵多是羌族武士,甚至是自己的族人,自然是毫不犹豫地追随上去。

其他人也知道敌军没有闯进伏击圈,只能上去打硬仗。西凉军毕竟是在边陲之地摸爬滚打出来的精锐,此时被叶知秋一击试探创伤,就像被打痛的饿狼,凶性大发起来,加上从众心理的驱使,也跟着首领发起冲锋。

海外而来的几个炼气士藏身虚空,亲眼目睹西凉军的伏击、受创、发起进攻,不由地暗暗点头赞赏。

他们交换彼此神念,都等着为首的“鲨生”做出决断,面目奇古的炼气士望着山林前方,率领道兵策马发起冲锋的叶知秋,忍不住轻轻点头。

“此人有些门道,修为底细连我也看不清,还得仔细了,你们可别轻举妄动!”

这些海外炼气士都是野生的海怪,机缘巧合之下开了灵智,踏入修行之路,半是海妖半是修士,此时化成人形,不过是借助了九龙岛的法宝,脱去庞然大物的身躯,又脱离了浩瀚海洋的主场,实力不足全盛时的五成,自然会小心谨慎。

鲨生的想法却更多:“岛主的弟子徐荣、雷豹都折损在洛阳,无人可用才让我们前来,不建立大功怎么好回去交差?”

刘备听了这番话,轻轻地点了点头算是同意。原本他是想亲自率兵去追击西凉军,拯救大汉的子民,不过叶知秋的话及时地提醒了他,洛阳城里的杂务琐事太多了,不说大火焚烧过后,坊市街区满目疮痍,为数众多的民众需要救治,稳定人心、恢复秩序才是重中之重。

其次是几家诸侯云集,谁也无法占据上风,尽管刘备相信自己可以拉来师兄公孙瓒,不过孙坚的破虏军和曹孟德的忠义军以及东郡太守乔瑁的郡国兵,肯定不会听从自己的安排,若是争执起来发生恶斗,遭殃的还不是洛阳和城里城外的民众。

因此叶知秋自请出战,绝对是最好的选择,与此同时,刘备也感受到某种不可名状的压力,毕竟叶知秋趁着夜色的掩护,将洛阳城里的修士道人一网打尽,闹出的动静不可说不小,也就是无知的愚人才不会明白里面的利害。

望着麾下道将转身离去的背影,玄德公刘备的心情不好不坏,忍不住叹了口气:“我的这位叶兄弟,道行法力又勇猛精进了,我估计应该跃上一个台阶,臻至新的更高的境界。”

随后,刘备仔细看着自己的双手,纵马驰骋沙场的生涯,指间多出一层薄茧,忽然展颜微笑:“我的器量足矣,不过中山太守的名位有点轻,冀州刺史还差不多,否则无法驾驭群雄啊!”

刘备忽然想起叶知秋冒险救下无双上将潘凤的用意,就是为了冀州牧的位置:“叶兄弟的思虑如此长远,别人走一步看两步,他却是走一步望着五六七八步,其人文武双才,又会道法,莫非不是张子房,而是韩信!”

韩信的下场可不好,功高盖世,已到了功大不赏的地步,终被君主群臣所忌,亡于妇人之手。

刘备晃了晃头,将这些不好的心思全部甩出去,自断臂膀,他可不会干出这样的傻事,尤其是大业未成的时候。

稍后,关张二人连同潘凤等帐中诸位将领前来,各自领命下去,率领中山军救灾济难,与城中居民一起自救,恢复平和的秩序。

与此同时,叶知秋召集麾下的道兵,当场宣读自己编制的《大汉军法》,追击西凉军的残余,将被掳走的平民百姓拯救出来。

场面极为壮观,不止是千余道兵听见,就连附近的民众也有所耳闻。法网受到刺激,就多出几分变化,虚浮不定的军律自然沉淀下去,令法域变得越发浑厚有序。

由于军士数目较少,无法生成“某誓”,叶知秋只是稍微感到遗憾,却没有被影响到心情,立即率领道兵出城。

骏马扬蹄疾奔,汹涌翻腾的泥尘滚成烟龙,这支义军往西凉军退去的方向追去。

沿途所见所闻,叶知秋发现昨晚的大雨极为神奇,雨势几乎集中在洛阳城地界,不由地暗叹几分,对天命在汉的观点越发牢固。

越往前,强征民众迁徙的痕迹就越多,叶知秋发现道路、田野、沟渠里,开始出现被乱兵杀死的百姓尸体,由此可见西凉军的军纪何等败坏。

“二十多万民众,一天一夜可以走多远?前头走到函谷关,尾巴估计还在京畿地界,我就不信西凉军会不知道这一点,肯定留下某位上将,率领大军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