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采用了富士山作为出题素材。
蒋经建:“在富士山的全貌等高线图上,闪烁若干随机视角的观察点,并生成每个观察点对应视角的局部实景图,现场随机挑选三张实景图,选手仅观察实景图,在等高线全貌图上绘制出对应的观察点及观察视角,选手答案与正确答案角度相差在四度以内且点位偏距在两百米以内则回答正确。两位选手先比正确率,正确率相同则用时短者获胜。”
嘉宾桃子提出了一个问题:“四度和两百米的误差,这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给出的误差范围是不是有点大?”
魏乾坤来活了,他连忙解释道:“是这样的,我们的选手是用实景来找相对应点的等高线片段,而他所看到的实景的视线所达范围并不仅仅是一条线或是一个面那么简单,实景所拍摄出来的范围是十分有限的。”
魏乾坤觉得这个问题提出来是很有意义的,可以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这项挑战的难度。
“富士山不是光秃秃的,一定会有遮挡物,这会造成误判。选手需要把从实景图中得到的信息提取出来进行建模,然后精确化,推算出位置和方位。”
“信息是有限的,而且有很多信息都是重叠的,因为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相似的点、线片段非常多。所以说角度相差在四度以内且点位偏距在两百米以内,这个要求已经很高了,可以用变态来形容。”魏乾坤苦笑。
“我......我好像有些懂了。”嘉宾桃子一头雾水,魏乾坤所讲的她明白不了多少,但对于误差,她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
王亮连连点头,他可不是看热闹的,规则什么的他都搞明白了。
只有一个二维的剖面,用实景来找相对应点等高线片段,确实不简单。
这考的根本就不是地理,选手需要具备超强的三维建模能力、空间旋转能力和山体视角观察能力。
难啊。
王亮还在摸着下巴思考呢,蒋经建注意到了,便问:“老首长,您还有什么问题吗?”
日常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