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这个国家征战了整整一辈子啊,他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他为什么离开?因为他的国家没了,他要和她一起走。
在这里,他再也找不到自己的灵魂了。
当一个浑身上下充斥着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军人面对印有五星、镰刀、锤头的旗帜黯然降下。
一支六百万人的庞大武装力量默然接受了超级大国苏联轰然倒塌的现实的时候。
整整四个月,这个老兵都在用自己的生命做最后的争取和拼搏,但是他遗憾,他使出浑身解数都没能唤醒这支曾经让德国法西斯和日本法西斯为之心惊胆扎、闻风丧胆的军队。
无论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再怎么层出不穷,永远也不会有人体会得到那位老兵临别时的心理感受了。
王亮不多做评价,只陈述事实,是非功过,自有定论。
这不是在为那个超级大国唱招魂曲,只是让大家知道,老兵的真正含义。
那刻骨铭心的内涵。
前苏联有阿赫罗梅耶夫这样的老兵,中国就没有吗?
有,只不过你不知道而已。
如果王亮没有离开,早早晚晚,终将会知道的。
王亮道:“第二和第三张便签是给索科洛夫的,内容是:请帮助我的亲人处理我的后事,不要让家人悲痛度日,我的离开肯定会让她们措手不及,但我想也是最好的选择。”
塞万提斯所创作的《唐吉坷德》把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描摹得淋漓尽致。
小说中的主角唐吉坷德生活在骑士绝迹一个多世纪的时代,他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守护者,拉着邻居桑丘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
作出了一些用时代相悖,让人匪夷所思的行为,结果自然是四处碰壁。
满脑子虚幻理想、持长矛来和风车搏斗,这便是唐吉坷德。
自缢而死的老兵何尝不是这样,用如同堂吉诃德般的无谓来阻挡祖国和军队沉沦的悲伤。
王亮介绍道:“索科洛夫是他的战友,也是苏联元帅,不过当时的索科洛夫已经被解职多年,只充当国防部的特别顾问。第三张便条的内容是请索科洛夫帮忙偿还掉他欠克里姆林宫食堂的50卢布。”
评论区。
“这一刻,我似乎有些懂了,懂了老首长所要表达的意思。”
“有信仰的人,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