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答应了沙湌的条件只要他举城投降,为唐前趋,那么他就保证唐军进城不抢不杀不掳掠的三不原则。
之前,李煜领军攻入新罗国境,反是抗拒他死战不降之城,破城后尽屠之。所抢夺财帛妇女均赏赐给参与攻城的将士,激励他们奋勇杀敌的军心。更重要的一点是给将士们脑海里灌输开疆拓土征伐夷狄是一笔只赚不赔,上至统帅下至小兵皆能从中得利的好买卖,以此给军队注入积极对外扩张的灵魂。
此灵魂即是军队上下的利益,不论何人,只要他一进入军队成为军队的一份子,那么只要他不想拿点死军响,想凭军功封侯拜相,富家荫子,就得尊从军队上下的一致利益投入对外战争。至此形成一个包括皇帝在内(或者说皇帝是最大的利益即得者)的军队利益集团用以对抗国内其他政治势力。
免得日后国家进入呈平时期,一群没脑子贪图当世安逸目光短浅的文人官员跳出来忽悠朝政,来个马放南山,导致军无良将兵无雄兵,民间更无可征招的强勇。国家上下人人追求沉溺于骄奢淫逸的安逸生活,不思进取,久之即不懂兵战之道,更畏惧战争,致使国家武备废弛,成为一只没了虎牙、利爪,连行动都难,却肥的流油的超大号肥老虎。
宋、明两朝不就是如此吗?空有庞大的国土、人人一口唾沫都能淹死敌国军民的人口,更掌握着全球过半的财富。结果却被敌人打的满地找牙,还要当遇到危险就把脑袋埋进沙土里自我安慰的鸵鸟。
后世不是有一句流传于网络的笑话吗?宋朝有着美国的财富,纳粹德国的军备,战斗力却只有意大利水准。
同时,军队组成一个利益集国与文官为首,贪图安逸的政治势力对抗,就得拥有匹配的强悍战斗力,否则就会在对抗中显得底气不足,最终被文官势力压过一头。而这是需要一个尚武的民风做支撑。
宋、明为什么国弱终被实力远不及自己的胡虏所亡?不正是以文官为首的政治集团自我消除民间的武风,培养文弱的文风导致的吗?
民间尚文不尚武,军队成了大字不识几个的丘八混的地方,哪还谈得上与文官等保守贪图享受的政治势力对抗?
比较汉、唐与后世的美国,三者之所以强大有四个共同点。一则国土庞大,二则经济发达,三则人口众多,四则允许民间拥有兵器。
汉代民间多尚武的游侠,以至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汉武帝时期有大臣就此提议收禁民间兵器以解决游侠这类群体。汉武帝却不以为然,他需要从民间征招能战的兵源组成强军打击匈奴、开疆拓土,这些游侠不就是上成的兵源吗?诺是收禁了民间兵器,往后还能征招到懂武艺、身强体壮好勇斗狠的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