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对李煜的‘论治安东表’犹豫中无奈的摇摇头。
李煜有些失望,不过也在意料之中。
武后见怀中的四郞心情低落,笑道:“安东原华夏之地,虽为高句丽所占三百多年,但当地尚有众多华民,四郞只需好生教化当地百姓,未尝不可使他们心向大唐,从而巩固安东。”
“四郞治理百姓当施以仁义,你在安东不知听了哪个臣子的建议,将当地参与做乱的大量精壮和俘虏贬为奴工,没日没夜的役使。此不是长久之策,反成隐患。”李治告诫道。
“孩儿知晓。”
李煜心情有些低落的回应道,但又不甘心的继续问:“大父,你不同意移民实边只因他们是在籍百姓,关系到朝廷赋税征收和土地开垦。若孩儿只移受灾州县的灾民与天下中为奴为婢奴仆可否准允?”
见父皇想其中利害,李煜再接再厉道:“灾民无法向朝廷缴纳赋税,反而容易成为流民最终影响地方安定。将他们移往安东不仅解决灾民生存问题,还可用他们开垦安东土地,几年后得良田无数增加朝廷赋税。而奴仆我大唐始终没记入户籍,归官民富户之家所有,不为朝廷缴纳一钱一米。一些豪门贵戚更是养数千奴仆成为地方一霸,长此以往,反而不利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避免豪门权贵蓄养奴仆逐渐形成地方割据之势,不诺将他们养的大半奴仆由官府赎身,迁往安东编为民,为朝廷谋百年利。”
李煜一番话让李治与武后心中一怔,细想之下,四郞此举对朝廷而言百利而无一害,平白增加数十万户缴纳赋税的百姓。
唐代还保有奴隶制残余,奴隶并没有被算在户口之列。家庭贫困活不下去者卖儿女为奴或自卖为奴者不在少数,再加上犯官家属被没为奴,权贵、豪门、富户之家蓄养的奴仆,形成了不在户籍上的大量隐性户口。
再加上隋末战乱,为避战乱,后来逃避赋税躲入山中居住的百姓。
也就是说大唐实际人口远比在籍人口要多的多,保有估计也在数百万之众。
这一点在武后称帝后,契丹作乱,唐军屡战屡败导致兵力不足时,武后下令招募天下官民家中的奴仆骁勇者由官府赎身编为军,前后多达数十万就可看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