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于这些多方条件,统帅的威望就来自于业绩,大魔王在这方面的资源得天独厚,所以快速整编积石军的工作,比预想的还要顺利些。
王雱对指导员们做出指示:临阵磨枪的精力,必须集中于抓政治、抓思想上。要给他们信心,给他们关怀,教会他们听从指挥,统一行动的基本素质。
至于军事素质没办法,所谓的功力是要靠练的,要一点一滴累积。这些短时期抓不起来,暂时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战马给他们。
但只要确保思想政治纪律过关,王雱相信,会在战场的慢慢拉锯中,会随着后续燧发枪和野战炮的投入部署,慢慢让他们成长为精锐。
现在部队编制变大了,也不再是那只歼灭了西夏一万多人的超级精锐了。所以如果下一步局势有变,和要卓洛兰在湟水北线展开阵地战的话,就不会在有当初抚宁军的那些神迹。
相比于卓洛兰的军队,这只临时整编的积石军素质上肯定落后,还是步兵配置。
但好处是,战争素质的差距,可以用纪律和士气弥补。
技战术上的差距,可以用将会很快部署的燧发枪等装备弥补。
兵力数量的差距,可以用统帅的“有效指挥”来弥补。
于是看得见的往后,鹿死谁手还未可知。理论上算得上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
富弼他们的担忧有些道理,一但势均力敌就变为了国力和时间的拉锯,在大宋遭灾,又有辽国此不稳定因素存在的情况下,的确很不利。
但这一战王雱一定想打,因为已经不会输了。
从战术层面,势均力敌的战斗不划算打,但从战略层面,不会输的情况下打完这战后,大宋就真正拥有了一直成建制的精锐。
一个厢编制的两万精锐,这样的力量已经可以在关键时刻抗住辽国。所以这是积累,是大宋的军事战略。
要想功成名就没有秘诀,要流血流汗。
河潢战场,就是大宋新军的最后试炼场,一但从这里毕业,这只志愿军就是大宋第一只成建制铁军的醒觉……
这真的很令人发指。
作为一个高手,穆桂英也抬手捂着脸,也对大魔王这种行径感觉很不齿。
董毡和青谊结鬼章半张着嘴巴,震惊的看着王雱,这似乎……宋人什么时候变为这种德行了?
这显然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野蛮人。就怕流氓有文化。
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指挥权算是水落石出,积石军都统制王阳屁滚尿流的出列跪地道:“启禀小王相公,积石军首期部队已开进宗城,相公是现在检阅,还是等待后续部队一起检阅?”
王雱不忙检阅军队,走下来拍拍王阳的肩膀:“你的脑袋之所以还在,不是因为你姓王,而是因为我已经拿到了我想要的指挥权,且殴打了吕公弼后我念头通达了。”
王阳不禁冷汗淋漓的低着头道:“卑职罪该万死,以至延误了行军时限。”
王雱摇头道:“此点你无罪,因为这不由你控制。如果吕公弼留了下来,我念头不通达,还需要于战争中立威,那我就会找个理由把你斩了,并不是因为行军延误。好在么打了个人后,也得到了我想要的,戾气就不重了。”
王阳低着头不说话。
王雱又道:“现在起你出任志愿军副总管,列在穆桂英下,你的部队将会由指挥部全面接管,进行整编。许多原有军官会靠边,会由前抚宁军充当整个指挥构架。我懂的,这会触动一些人利益,会有冲突。但在战场上我来不及讲这些了,王阳你告诉我,我得杀多少军官,才能顺利让抚宁军和积石军磨合?”
王阳更是冷汗淋漓的道:“相公勿忧,卑职誓死督促属下,尽最大努力配合您之整编,最快速度完成磨合,以便为我大宋皇帝取得更大战果。”
“既如此,我就放心了。”
王雱转身上坐的时候淡淡的道:“马金偲。
“有。”老马立正。
“最快速度接管积石军,由原抚宁军将士全面进驻充当指挥构架。原则上,每人临时升一级,原有士兵为十将,原有十将为都头,原有都头为指挥使,指挥使荣升统制,以此类推。这些工作由你配合、督促王阳将军尽快完成。有事便立即找穆桂英将军参与协调,解决不了的不要充大脑壳,立即找我请示。”王雱道。
“遵相公命。”马金偲又道:“原有积石军军官怎么办?是否继续留在部队?若留下,新老军官混杂一起,会有许多指挥上的麻烦,导致军士不知该听谁的?”
王雱想也不想的道:“废话,一山不容二虎,有近两千军官填空进去,当然要有两千军官离开这只部队。”
王阳不禁皱眉,进言道:“相公容禀,这毕竟是完整的积石军,他们是吕公弼相公部下,是禁军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