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不禁觉得这小子昏官啊,我小苏难道像养猪的?又四处看看,暗暗好笑,这也算是公器之地?把你捉去我推司大堂,那才叫威武之地呢。
话说现在大魔王寒碜啊,的确是机械工业局知事,却是连具体的属官指标都还没批下来,光杆司令。传说中的衙门,北1京官僚也暂时没腾挪出来。
“小子,你傻乎乎的想什么?为毛不回答本官?”王雱又问道。
苏轼说道:“本官苏轼,请了。此番乃是奉留守相公之命来捉你……不是,先请,如果你不去便要把你捉了,理由是你骚扰张菁姑娘。”
“你就听他吹吧,分明是我被他女儿骚扰,他们贼喊捉贼……恶人先告状。”王雱歪戴着帽子道,“你小子这检察官的水平么,也真的是够了。”
“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你就直接说嘛,要不要跟我去?”小苏很聪明的岔开问道。
王雱只得起身陪着他走,一边又道:“告诉你,我这不是被吓到,是找个地方吃饭去,最近我都在老张那边和张姑娘同桌吃饭,我以为你知道这事的。”
苏轼顿时一脸黑线,羡慕嫉妒恨,寻思着要想个办法让他不能接近张菁,主要是联想到这小子在西夏的口碑如此坏,好妹妹可不能被祸害了。
“你在想什么?”走在路上,大雱用肩膀撞他一下。
苏轼老脸一红,急忙道:“没有没有,本官在思考着大人的三字经,也算的是有趣,朗朗上口。”
“仅仅只是这样吗?”王雱道。
“是的仅仅是这样,只能说还行,读着顺口,大抵也算你的特点,你的文章都比较上口,不伤脑筋。”苏轼摆出了文人相轻的态度来。
大雱搂着他的肩膀嘿嘿笑道:“好吧,你也算是说了实话,其实那是老张修改的,等会如果他问起来,我就说你苏轼说的,改的一般。”
苏轼顿时一脸黑线,也惊悚的甩开他道:“你不要拉拉扯扯的,成何体统。”
“你还得意了,这句通常是我对美女说的。因为我太帅了。”大雱道。
苏轼暗感世道黑暗,怎的会有这种浪费粮食的家伙存在于世……
还不止如此,他小子忒阴险,推崇了一番六经后,紧跟着又来一句:“春秋者,有数学,有物理,有化学”。
汗,这小子嫁接的非常不要脸,丧心病狂。
前阵子大儒孙复出版一十五卷《春秋解》,被收录于阁。其中主要论述士大夫于历史中的功绩,以及帝王之术安邦之道。其中的确在论述功绩时,提及了许多传世工程和发明,结果现在的三字经里,王雱把老孙复论述的那些功绩、解读为孙复在推崇数学物理化学。
这方面的相关解读王雱早就有了,当时这小子没否定孙复,相反反串黑的推崇,还说孙复解读的是帝王和士大夫的人,而王雱全部拿实锤,反复证明了那些都有功绩的家伙,无一例外都是搞工程出生的,治国安邦是因为他们搞的工程、而不是因为他们的人,要搞工程,就要学习数理化。
这些就是当时王雱被冷藏后对《春秋解》的二次解读,却也通顺。结合现在这横空出世的三字经,厉害了,皇帝和大儒孙复真被他给绕进去了。
这么想着,老张脸如锅底,也不能说三字经不好,只是他小子这么阴险真的好吗?文人啊,这就是我大宋的文人。
整个府衙内,现在都在热议。除了老张一个人真正读懂了王雱的意思,其他只是人云亦云,傻不愣登的,总之大雱在三字经里面提了一下孔孟,提了一下春秋,提一下六经什么的,他们就不大在意数理化了,因为他们本身也不懂。
张方平甩甩头,又看了一次三字经,继续解读。
相当诡异,这小子有意无意的穿插一些数理化、推崇大家搞技术做工人外,后面又开始鼓励勤奋读书。所以结合他前面的一句,“蔡文姬,能辨琴。唯技术,能传世”,这也相当的猥琐。
人家蔡文姬名声大,是因为博学多才人又漂亮,又能七步成诗吧,结果王雱引用了这个如雷贯耳的小姐姐,还特别提及了她辨别琴声的功力,就被他解释为了“技术”。
为什么这么解呢,因为现在蒸汽机大火了,前阵子有传言,抚宁县机械厂的顶级技工,只站在旁边听机械的运行声,就知道这台机器大抵有什么问题、该不该维护。这就是技术和经验。
汗,于是蔡文姬小姐姐都能被他往工业党头上去套,也是醉了。蔡文姬如果知道山明水秀的地方被他弄的犹如妖魔出世一样的雾霾,会哭瞎的好吧。
总之,这是一部心机满满的经典。到此张方平也觉得有机器者有心机,这恐怕是对的了,此番被他小子蒙混过关了。
要是一开始知道是王雱的著作,老张肯定细读细品。不可否认老张不是腐儒,不会反对这篇东西,但也不会参与推崇出版。结果被乐天派草包女儿来撒娇一下,被他们蒙混过关了。
见张方平始终一脸黑线,周围的官僚也慢慢发现不对,于是杂乱的声音落了下来。
一个英俊小生抱拳道:“明府何故烦恼?”
这小子说的四川话。张方平在成都府执过政,且和这小子的父亲是朋友,所以对他有亲切感,叹息一声,把三字经扔在桌子上道:“是本经典,然而老夫就不喜欢被人忽悠,去把王雱那小子给老夫……捉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