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约谈大鲨鱼

但是转眼、等着发财打黑枪的小舅爷哭瞎,接到了大酷吏王雱请喝茶的文书。

这真不是朋友见面,而是国家执行机构司农寺正式约谈举关键时期足轻重的资本大鲨鱼曹集。

这个时期大宋政治比较混乱,治权总体上比较分散。还没有正式的所谓“元丰改制”,许多机构部门已经形同虚设,有些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譬如选官院和吏部,牌子是两块但管事的班子是一群。有些又反过来,牌子是一块,班子却是两套,譬如现在审刑院已并入刑部,但却多了一套人不知道去干什么。

至于农业口,理论上利益不大,但因为重要所以分了三四口来管事,一个是司农寺,一个是工部,还有户部,另外就连兵部也有些治权。

将来改制后,农业治权会全部归属户部,撤销三司,而司农寺会变为皇家的一个监察机构。但现在建制不高的司农寺,却握有农业口最重治权。

司农寺握有大宋籍田的近乎百分之四十。

籍田分为很多种,细分来讲就是皇家宗室的全部田产,管理单位不是宗正寺而是司农寺。另外属于政府士大夫独享的“职田”又分为多种,地方职田是三司管,但京畿的职田则划拨司农寺管。

然后职田之外又有公田,也有军田,那些是工部和兵部管理。

这看起来是混乱,说白了是利益划分,但凡是个部门、它就需要些油水和利益。这是赵祯时期的政治特点。

曹集心口薄凉薄凉的进入司农寺大堂时,好在阵仗不大,只有哥们王雱歪戴着帽子坐在侧面客座喝茶。

“兄弟,找哥哥来有什么内幕消息不?”曹集奸笑着过来拉着大雱袖子,“不忙的话,干脆你我去樊楼细谈……”

“此国朝公器之地,乃不要拉拉扯扯的,成何体统。”大雱把衣袖一甩。

曹集觉得此君是假正经,又道:“我说兄弟你紧张个什么,范不着拉这么大仇恨的,粮食和田地问题自有宰相和皇帝操心,要哥哥看你别摊这次浑水,难道你真的想又被贬斥出京冷藏?不如你我找个地方两杯黄汤下肚,找那群新来妹子摸摸大腿,怎的不比在这快哉?”

大雱指着他的鼻子道:“休要蛊惑本官,上年我预测的水患没有到达东京,这只靴子一天不落地,我就睡不着。一但今年真的发生水患、淹到了这汴京城,而田和粮食仍旧集中在少数几头鲨鱼手里,那就要出大问题,汴京百姓的财富将被粮商席卷一空,他们一但失去了购买力、大工业计划就特么的是扯淡。简不简单?”

曹集脸色有些尴尬,一边在心理为那群农业土豪默哀,一边喝着茶思考。所谓水患曹集是不信的,这明显的大雱抢人的毛病犯了。

就算是到了现在,来大宋已经多年,其实大雱也不完全清楚应该怎样看待大宋?

在一定程度上整个大宋是固执的,从奸商到权贵,但凡有改革他们就抵触、为他们自己的利益而斗争。

改革总不成功,是因为执政者的懦弱。

但在另外一个视角上,整个大宋的特点又是怂,京城尤其如此。执政者也怂,但从权贵到奸商地主其实也怂。怂就是大宋骨子里携带的东西。

宇宙规律决定了两个怂蛋一般打不起架来,只是嘴炮打的激烈。

所以就因为这样,大宋的内部斗争从未停止过,但也从未有过大型动弹,显然相当逗比又和谐。

于是执政者还真的需要些运气。

早在半年多前,王安石念念不忘的《方田均税法》,虽然从未有过官方表态,但这种刨祖坟的设想,实实在在的吓到了一批神通广大先知先觉的人。王安石每次发言都是枢密院内部讲话,也算大宋机密,但有群神通广大者就是能在官方宣传前获知这些“内幕消息”。

这也好也不好,一些内幕消息真能拥有信息不对称优势,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利润。然而这次却是未必,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理论上不可能在多谋少断的赵祯治下获得通过,但真的提前吓到了一群内幕消息者。

《方田均税法》这把悬在地主头上的利剑暂时没消息,紧跟着,有大炮之称的韩琦四处乱捅乱放炮,各种狂言其出,真真假假的让人琢磨不透?

韩大脑壳素来以“打不赢也敢上”的作风闻名于世,前阵子明显不是他的业务,韩琦下令边境五路转运司关闭边贸,惹得王拱辰跳脚。

跟着韩琦不收敛,强势下令禁止军队经商。导致天下军官一起跳脚反弹。

汗,虽然动静过大导致韩琦的两个政策被顶回去了,但是简单说大家对这些心有余悸,因为老韩不是开玩笑的,他是真的顶着压力上了。

于是除了前期被王安石方田法吓到外,地主土豪近段时间又被乱放炮的韩琦吓到了,真个成了惊弓之鸟。韩琦今天说“官府已掌握粮食黑科技,要打掉粮食战略上的利益群体”,明天又说,要在某某地区修大型监狱,用于关人的小黑屋。

诸如此类的消息都不是官方文件,却真是韩琦的亲笔文章,今天一条,明天一条,除了让整个京城官僚自己都迷糊外,也让无数之前就被王安石吓到的地主更加心惊胆寒。

因为有一点:大宋从上到下都怂。

新年次日,官府都没有正式办公,又传出了大宋酷吏榜排行第一的大魔王出任司农寺丞、兼任工部水务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