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水军

“乱入第二名武将,湖广洞庭湖大圣天王杨幺——统率82,武力80,智力72,政治66。”

南宋初,从钟相起事,因其在义军诸首领中年龄最幼,土语谓幼为幺,故呼杨幺。三月,钟相牺牲。杨幺联络龙阳之夏诚、杨钦、杨广及慈利陈寓信、松滋李合戎、澧阳英宣等数十名首领,继举义旗,集结8万起义将士,伐木为船,垒土成寨,坚持战斗。沿湖一带,寨栅林立,风帆栉次,农民军声威复振。

立稳脚跟后,杨幺和钟相之子钟子仪等领导层渐渐背叛“等贵贱,均贫富”的宗旨,衣食住行无不穷奢极欲,连睡觉的床都要金玉镶嵌,部下士卒和治下百姓却困苦潦倒,以致于岳飞一来争相投附。杨幺不但自己享乐,更滥施兵威,焚烧无数宅院庙宇,滥杀官吏书生僧道,把滥杀无辜称为“行法”,将野蛮烧杀与反抗朝廷压迫混为一体,给洞庭湖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以致民不聊生,直到岳飞平定杨幺军后才渐渐恢复元气。

除此之外,知州刘愿得到被杨幺俘虏后设法逃回的宋军报告,得知杨幺已经与伪齐联盟,相约来年秋一起攻宋,此外尚有诸多证据指向双方勾结图谋倾覆南宋,杨幺已经成为“金兵,伪齐”之外的第三大祸患。南宋朝廷在屡次进攻失败之后,于1135年,派岳飞军队剿灭杨幺。岳飞根据杨幺不得人心的特点,采用困抚结合的方法,旬日之间,杨幺军将士争相归服,杨幺遂成擒。自此,南宋对抗金兵侵略中最大的内患被消除。

“乱入第三名武将,高句丽第二十六任君主婴阳王高元——统率88,武力90,智力85,政治87。”

高元,高句丽平原王的长子。荣留王之兄。

566年,婴阳王被其父平原王封为世子。590年,平原王去世后,婴阳王继承高句丽王位。婴阳王继位之时,朝鲜半岛三国之间的竞争加剧。隋朝统一中国后也正不断向外进行扩张。最初,婴阳王与隋朝维持着良好的关系,并接受了隋文帝高句丽王的册封。但与此同时,婴阳王也加强了与契丹和靺鞨的关系并继续了其父与隋朝的战争准备。

598年,高句丽突袭辽东,激怒隋文帝,引发高句丽与隋的战争。隋文帝发30万大军攻打高句丽,高句丽不敌,自称辽东粪土臣元。607年,隋炀帝发现高句丽与突厥联盟。导致隋炀帝612年,率百万大军从陆路和海路同时进攻高句丽,相对于高句丽的损失,隋朝是损失惨重。为了延缓隋朝的进攻,婴阳王高元曾上表称“辽东粪土臣元”,隋文帝只好适时罢兵,待之如初。

隋炀帝继位,北巡至突厥启民可汗大营,遇到高丽使者。炀帝以高丽本是箕子所封之地,汉、晋时皆为所辖的郡县,命使者转告高丽国王高元速来朝见,不然将率大军巡游高丽国土。高句丽王闻报甚为恐惧,一直未前来。

大业七年,炀帝以高丽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丽,命天下兵卒,不论远近,都于明年春天到涿郡集中。次年正月,全国应征的士卒全部到达涿郡。炀帝将军队分成左、右12军,史称全军队共计38万人,号称200万,统由炀帝亲自指挥。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长达千里,声势浩大,史称“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大业九年,隋炀帝再次御驾亲征高句丽。此次出征炀帝接受上次教训,允许诸将“便宜从事”。隋军包围辽东城,昼夜不停地连续攻城20余日。正当辽东岌岌可危时,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叛乱。炀帝大惊,不得不令撤军,军资、器械、攻具及营垒等皆弃之而去。第二次征高句丽以国内事变而结束。

大业十年,隋炀帝发动第三次攻高句丽之战。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在毕奢城大败高句丽军,并乘胜向平壤进发。时高句丽因连年作战,已困弊不堪,无力再战,乃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高句丽从此再不敢不尊,遂班师还朝。

隋炀帝连年征重兵攻打高句丽引发隋末农民起义,间接导致618年隋朝的灭亡。同年,婴阳王去世,荣留王继位。

“尼玛!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对手?我怎么完全不知道这号人?”鲍鸿听到系统的介绍,却是大吃一惊。三征高句丽的典故鲍鸿是耳熟能详,还真没有去考虑过这个对面的国君、统帅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