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简单!”鲍鸿笑道,“从黄巾溃军之中挑选一些德高望重,比较靠谱的老者去带头处理这个事情就好了。咱们就算撤走了,也不可能对这些人全然不顾。正好借着此事让他们树立起一些权威来。”
“将军的意思就是‘三老’那种性质的官吏?”凌敬疑惑道。
所谓三老是古代掌教化的乡官。战国魏有三老,秦置乡三老,汉增置县三老,东汉以后又有郡三老,并间置国三老。
三老是县的下一级官员,类似乡长。作为有头脸的基层干部,三老少不了查证调停民事纠纷,算是负责教化,但他的主要工作还是收税。当时农民田里打的粮食,十分之一要上缴国家,主要用于养兵。
通常来说,要求具备正直、刚克、柔克三种德行的长者。推举这种长者来担任。一般来说权利、任务类似族长之类,只是族长的对象是一个宗族,三老往往是地域性质。
刘邦规定了选任“乡三老“、“县三老“的两条标准,一是年纪在50岁以上,二是个人德行能作为民众的表率。同时规定每乡的三老只限任1人,县三老也限任1人,而且必须从乡三老中挑选。所以县三老实际上与乡三老属于同一性质,只是行使职责的地域范围不同而已。
汉代的“乡三老“、“县三老“虽然处于基层,却一直受到皇帝的重视和礼遇,他们除了可以免役之外,经常是皇帝加赐米、帛、爵级的特定对象,有些场合甚至是和“宗室有属籍者“或者贵族、高官同时受赐的,虽然受赐数量有不同。
刘邦要求乡三老是“能率众者“,就是说他们在当地较大的地域范围内对民众要有号召力。这单凭个人“有修行“是不够的,他们必须为乡族势力所认可。“乡三老“、“县三老“对地方政治乃至国家政治发挥不小的影响,他们不可能只是一般的年长者,通常要有一定程度的文化知识和政治见解。汉代的乡三老、县三老可以向朝廷反映地方官的政绩。有的三老甚至对国家重大政治事件也有所影响。
西汉皇帝对三老的意见十分重视。同时三老既为民师,左右乡党舆论,对“乡举里选“的察举,征辟往往起到关键作用。三老是制定地方法律法规的议会组织,同时也是宣传国家政策法规的教化组织。朝廷的政策法令的颁布和施行,都要请示三老。所以,三老实际上又担负着对朝廷的监督职能。
从刘邦宣布的政令来看,当时的三老是从民间老百姓中直接选出来的。而当时国家职官的任命虽然也是地方推荐程序,但是,那都是走的官方推荐路线,并不像这里记载的那样只要是年满50岁和修行好及其在地方上德高望重,当事人就可以直接担任三老职务。而且,汉王国初期设置的县三老,是“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徭戍。以十月赐酒肉。“的,这就是说,这些三老是县官们的被咨询者,他们也因此免除了徭役,每年十月,县官们还要慰问奖赏他们。大家试想,如果三老们是国家职官序列,他们怎么会受到县官们这样的优待和礼遇呢?所以,应该说,当时的三老,就是民间的民权职能机构和人员,只不过,他们的政治身份界于在官民之间罢了。也就是说,汉代三老是“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
当然,鲍鸿也知道,到了汉末这个阶段,宦官当政,灵帝无道,官吏方面的质量无疑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不过一般买官也就是官吏层次,三老这种处于民间和官方缓冲的阶级,基本上也是地方推举的多,很少会上升到要去贿赂宦官的地步。
另一方面,很多地方上面的官吏其实还是比较靠谱的,毕竟都是士人出身的读书人去担任,虽然不是说所有人都是管宁、王烈等道德楷模,但是专营、盘剥什么的也不会针对三老等人去下手,所以相对来说,地方上的三老等应该还是比较靠谱的。
而且刚刚也说了,三老的地位、威信历来都是受到官方认可的,所以由他们出面主持公道,制裁在乱世之中随着黄巾作乱,残害百姓,丧心病狂的凶徒,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个就类似于所谓的全民公审、诉苦大会之类的东西了,把当家作主的权利交托到百姓的手中,让他们解决这些霍乱分子。
这个事情如果弄的不好,其实会造成平民对于权利的追求和渴望。不过,毕竟是受到了数百年的封建制度的洗脑,这个问题其实影响不大。至于说往他身上泼脏水之类的事情,那就更不用多说了。地方上三老的职权本来就是很大的。再加上现在这个时候,地方正规的官吏基本上都已经被干掉了,要不也已经跑路了,三老自然有资格全权处理地方上的一切事务,完全不存在被攻讦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