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寺的羊肠小道着实险峻,堪堪仅能容一脚。每走一步,两替,都需小心翼翼,扶着靠内侧的崖壁。否则,一个不慎,定要落下崖去。
反观走在最前面的老僧,行走间双手合什,两脚行云流水,僧衣飘飘,走的那叫一个安稳自然,飘逸非凡。
见此情形,我暗叹一声,这老僧果然不凡。单凭这一手脚下功夫,就非常人能比。
不多时,终于走过羊肠小道,踏上了古庙木质地板。抬头看去,就见庙门门楣上,悬了一块大扁,扁上刻了一行镏金的藏文,我却是认不的。
老僧带着我们一路前行,穿过悬空走廊,最后进了一间庙殿。我跟在圆球二爷身后刚一进去,顿觉殿内一片光明,金光闪闪。
抬眼一看,却是一间佛堂。佛堂正奉着一尊通体金黄的菩萨。菩萨跟前的佛台上,以及佛堂两侧的木质墙壁上,点燃了数百盏长明油灯。
明灯轻轻摇摆,照的整间佛堂一片光明,菩萨金身反射的金光,无比耀眼。一时间,我竟好似重回通天浮屠,心神失守,蓦然就看的呆了。
也许过了很久很久,也许只是短短一刹那。当圆球二爷悄悄一捅我的腰眼,将我从失神中拉回来时,老僧正背朝佛台,盘膝坐于一张黄色蒲团上,看样子也不过将将落坐。
老僧一脸笑意的看着我们,伸手一指他身前一字排开的三张蒲团,说:“三位施主,请坐。”
圆球二爷赶紧弯腰致礼,说:“谢过上师。”
随后,拉着我学着老僧的模样,盘膝坐了。大海见状,默不作声,只朝老僧浅浅一施礼,也在我身侧坐了。
老僧见我们三人坐好,微笑着朝殿外唤了一声。不多时,就有一位年轻的红衣僧人端了三碗酥油茶走进佛堂。
年轻僧人将酥油茶放下,才躬身退出佛堂。在此期间,年轻僧人虽一言不发,但一举一动,莫不充满敬意。
老僧待年轻僧人离去,才抬手朝我们一一示意,说:“三位施远道而来,且先饮一口茶,润润喉咙。”
圆球二爷见装,满脸喜色,连连道谢,小心翼翼的端起属于他的那一碗酥油茶,好似饮琼浆玉液一般,轻而缓的喝了一小口,满足的叹息一声。随后,才轻轻将茶碗放在身前。
我一瞧圆球二爷的作派,虽瞧不见他的脸色,但听那一声叹息,就可想象他一脸满足的模样。
顿时,我就有些不以为然。心想这不过一碗酥油茶,又不是没喝过,至于这般模样,好似喝了神仙不老泉。
老僧见状,笑呵呵的说:“如何?”
圆球二爷双手合十,躬身施了一礼,赞道:“能喝一口上师调制的仙茶,虽死无憾。”
老僧闻言,面色如常,丝毫没有谦逊的意思,竟是坦然受了。我瞧的一阵无语,心头越发不以为然。
却未曾想老僧在此时朝我看来,似乎看穿我心头所想,也不恼火,朝我伸手示意,说:“小施主阴怨缠身,何不喝上一口茶。”
我听的一愣,心中莫名一阵烦躁。只是老僧一脸和气,却又不好拂了他的意。于是,端起茶碗,‘咕咚咕咚’灌下一大口,再看茶碗,已然快要见底。
坐在身侧的圆球二爷见我如此牛饮,放在膝上的双手一阵轻颤。恰好,我眼角余光瞧见,莫名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