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距离子午谷北口还有五十多里地,在近乎于全员步行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逃过后方追兵的追袭。徐尚此刻有心想下达放弃百姓的命令,但是看看那些惊慌的百姓,徐尚的心中不忍;再看看夷州子弟们的神情,徐尚知道这样的命令就算是下达了,这些夷州子弟多半也不会听,因为这是一群热血且有正义感、有侠义精神的年轻人。
如果把话说得难听点,陆仁对这些年轻人“洗脑”洗得有点严重,但却不能说这是件坏事。热血、正义感、侠义精神,难道不是一个民族应有的美德?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都有着这样的美德的时候,谁敢说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不强大?
可惜的是陆仁在现代社会中很少看到这些了。再出于某些别样的心理,陆仁在穿越并且执掌夷州之后,一直在刻意的培养着这些精神。而此时此刻,这些精神终于在徐尚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了出来:
“夷州子弟!除医药、文工成员之外,结阵,准备迎敌!!”
这个命令发出,夷州子弟们都明白了些什么。没有人多说什么,因为他们心中的热血情怀在支持着他们执行这个命令。而被徐尚点名的医药、文工成员大概有六十多人,却不解的向徐尚问道:“大学长,为何不让我们……”
徐尚马上就打断了他们的话:“你们要带领这些百姓退往子午谷!”
还一句话徐尚没说,那就是这些医药与文工成员绝大多数都是女孩子,徐尚不想让这些女孩子去参与接下来的战斗。再者,那些百姓也的确需要有人带领他们。
这些女孩子没说话,但很快就有人把随身的箭匣取下来递给参战人员,自己只留下必要的武器而已。他们是有军事素养的人,知道在这个时候还矫情的话是在浪费宝贵的撤离时间。
接下来,百姓们在那几十个女孩子的带领下继续向子午谷北口驻地赶路,徐尚则是指挥着这里的五百多夷州子弟重新结阵。而且为了误导追兵,徐尚还把迎击的方向偏离了一些。
追兵都是骑兵,来得自然很快,很快就看到了结成阵型,正在向某个方向撤离的夷州子弟。可能是因为想报复的缘故,也可能是以为那些被救走的百姓是被这支小部队给挡住了,所以他们第一时间就向夷州子弟发起了进攻。
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战斗,夷州子弟的人员不到对方的四分之一,本身也有不少人并不是军人,而且在装备方面并不齐备,至少也是缺乏应对骑兵冲阵的大盾与长矛……他们原本不过是一些要返回夷州的人员,除了随身的刀剑弓弩这样的基本装备之外,又怎么可能会带上大盾和长矛?所以现在面对两千多散骑的冲击,唯一的应对之策就是尽可能的快速射出弩箭。
不过弩箭的确是骑兵,至少是轻骑兵们的天敌之一。而夷州的制式弩弓射速相对较快,杀伤力也足,因此散骑们头两次的冲击还直没捞到什么便宜。但同样的,夷州子弟们因为没有大盾与长矛的防护,在两轮的冲击之中阵型外围有二十几个夷州子弟被散骑兵从阵型中撕了出去,死在了刀锋与马蹄之下。
徐尚的目的是要拖住对方,给百姓们争取到逃跑的时间,所以引导着阵型有意的在偏离子午谷北口的方向。而这一偏之下,就几乎已经是到了与子午谷北口相反的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