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一百六十一回 兵发辽东(四)

而在这方面,辽西那边的菊花港可给陆仁方面提供了大量的相关经验,所以陆仁这头对这些东西那可是准备相当的充足。反观乐浪郡城这里……呵呵吧,前段时间公孙渊与公孙恭一直在内斗打仗,所造成的结果就是双方这方面的准备都不够。相比之下公孙渊的情况还好点,毕竟这家伙抢占了辽东的大部份地区,物资方面总能想办法再凑凑,可是公孙恭这个被打到只剩下一座孤城的人嘛,也就不用多说什么了。

所以在乐浪郡城这里,百姓和军兵们都担心着他们即便是能够顶住公孙渊的攻击,却又能不能熬得过今年冬天的问题。而此时甘宁和邓艾发散的物资,就正好能够让乐浪郡城的百姓们解决一下今年过冬的问题,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呵呵,对此陆仁后来所作出的评价是:“我这是在玩暗耻的《三国志3》吗?施点粮食和物资,民众的忠诚度就唰唰的往上涨。那我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用施舍和征收的反复使用来刷钱?”

这些事就不多说了,只说到了今天的这第四天的清晨,甘宁和邓艾在碰过头之后准备仍然分头去进行相关军备与安抚百姓的工作,可早饭都还没有吃完,港口那边的一队人马就护送着公孙恭回到了乐浪郡城之中。而且公孙恭刚一回来,马上就召集了麾下的主要人员,把自己的印绶什么的都“暂时”的交给了甘宁和邓艾,说是自己要马上去一趟夷州,所以相关的诸事全都交给甘宁和邓艾来主理。

对此甘宁和邓艾大概的猜测到陆仁肯定是摆平了公孙恭,但具体的情况暂时却不得而知,得回头把相应的人叫过来问问才行。反正一句话,公孙恭回来之后是匆匆忙忙的忙了一个上午,把所有的事情都扔给了甘宁和邓艾之后,又赶紧的往乐浪港口那边去了。而直到这时,甘宁和邓艾才收到了陆仁发过来的命令,要他们按原定的计划执行第一方案,也就是要他们继续在乐浪郡城安抚百姓、稳固脚跟,然后等待进军襄平的命令。

而在公孙恭走了之后没多久,陆风和陆雨这俩熊孩子也来到了乐浪郡城之中。再从陆仁发来的命令上来看,陆风和陆雨离船登陆这是得到了陆仁的首肯的,绝非这俩熊孩子在自作主张,甘宁和邓艾对此到也比较放心。

邓艾作为陆仁的徒弟,与陆风和陆雨之间的关系一向很不错,这回陆仁也是让陆风和陆雨跟在邓艾的身边,或者说是让邓艾帮助陆风和陆雨去进行安抚工作。这里再顺便说一句,公孙恭目前剩下的几千人马之中,有很大一部份就是之前在夷州呆过的那些辽东降俘,他们对陆风和陆雨这俩熊孩子那可是很熟的。而他们现在见陆风和陆雨出现在了辽东……算了,多余的话也就不多说了,反正陆风和陆雨对这些人很有着几分号召力,然后再由这些人对乐浪这边的百姓士卒口口相传一下,安抚百姓的事便因此而顺畅了许多。

不过现在就想进军襄平显然还不是时候。首先现在已经是九月,而辽东这边的冬天那可是说来就来,那么在风雪之中进行作战,这对陆仁麾下的夷州兵有着不少的不利之处;

其次,公孙渊虽然被吓了回去,但总的来说公孙渊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而且公孙渊一直以来都掌握着辽东方面的实权,手头上所持有的实力也不可小看,陆仁这边也不宜冒然出击;

再次,公孙恭身上的那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换言之就是公孙恭在近一段时间不会在辽东呆着,而公孙恭如果不在辽东,明确的表示出与陆仁合作的态度,难免会引发出一些对陆仁不太友好的传闻与猜测,这对陆仁接下来的计划不利,所以还得过上个十天半个月的,等陆仁和雪莉治好了公孙恭,再由公孙恭出面来解决一些问题才比较好;

最后嘛……实在是这次的变故来得太突然了点,陆仁这边虽然一直都有做对辽东的战备工作,但之前陆仁不在夷州的那三个月,荀彧为了保证各方面的稳定,也不得不暂时的放弃或是延后了一些地方,这就使得在这样的一个机会突然到来的时候,陆仁这边有些地方一时半会儿的有些跟不上,这也得需要一些时间来完成。

总之,辽东那边的事暂时的先放一放,只说公孙恭在赶回了港口,重新的登上了陆仁的那艘登陆艇之后,这艘登陆艇就离开了舰队主阵,掉头往夷州进发。没说的,这是由雪莉带着公孙恭回夷州,然后再前往“禁地”,好给公孙恭进行治疗。

老实说,登陆艇的航速其实是非常快的,只不过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向旁人轻易的展示出来而已。从乐浪到夷州之间的那段海上路程,真要高速航行的话,用不了一天就可以完成。当然了,陆仁可不会让雪莉跑得那么快,首先陆仁这里就需要一些时间去完成某些准备工作,再者带着公孙恭这么一号人,陆仁也不想在某些事情上表现得太过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