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回 暗中有事

蔡瑁想了一会儿摇头道:“不像。这糜贞乃是一介女流之辈,早年她代陆仁四处行商贩货的时候也和我打过不少交道。就女子而言她的确算得上是精明强干,但对官场诸事却甚是无知。而且可能是跟随那陆仁的时间久了些,为人很是心高气傲,对一些世俗伦理也都嗤之以鼻,行事间可以说是我行我素,旁人休想对她影响分毫。别看他大哥糜竺是刘备帐下之臣,想让她去帮助刘备却不太可能,因为她与糜竺之间早几年闹过分家的。”

张允想了想也附和道:“应该也是。再说夷州离襄阳有千里之遥,糜贞的船队从夷州到这里要好几个月的时间才行,而刘荆州是数日之前才……才病故。如果是想与刘备有所图谋,时间上只怕也合对不上。”

蔡瑁道:“差不多吧,总之糜贞那里我们不用去理会他,刘备和刘琦才是我们眼下要全力对付的目标。”

张允道:“不过糜贞要从水路抵达襄阳就一定会经过江夏,会不会在那时与刘备碰过头?”

蔡瑁沉吟了片刻后道:“以糜贞的脾气应该不会去理会刘备,再者从时间上来看,传达刘表死讯的信使抵达江夏时,糜贞的船队应该已经离开了江夏有近两日的时间,在江上直赴襄阳而来……”

说着蔡瑁又看了眼手中颜色鲜红的名贴,自得不已的点了点头道:“肯定是如此的。你看这名贴,通红通红的,糜贞她肯定不知道刘表已死数日。若是她已知襄阳有州丧大事,她再怎么胆大包天也不敢犯大不讳,用这红色的名贴吧?”

中国古代的封建时期,上位统治者挂掉,其管辖的地区一般都会行以所谓的大丧,民间禁止娱乐与喜庆婚宴之类的事,而像征喜庆的红色也会禁止使用,直到所谓的丧期过去才可以恢复。

张允道:“不管怎样,刘备与刘琦明日即到襄阳,将军还是小心些为妙。不如我差些军兵先以保护糜氏商队为名,把他们先监禁起来如何?”

蔡瑁连忙摆手道:“别别别,那样只怕会打草惊蛇,引起糜贞的注意。糜贞虽说与糜竺不和,但二人终归是血亲兄妹,我又不能对她明说我不会害糜竺让她宽心。要是她发觉襄阳的局势不对,马上派人去报知糜竺,那等于是刘备也会知道,可就坏了我们的大事了。

“按说你我大事成后对糜竺如何本来是不用去理会,可关键是糜贞的身后有一个夷州陆仁,这几年我们通过糜氏与陆氏的这层关系赚来的巨利你也心中有数。这样的财神爷我们最好别去惹她,等日后荆州落入你我掌中,我还指望着借用陆、糜两氏的商贸互市带来的巨大财力去对付蒯氏。

“是来这么一手,多半就会得罪到糜贞,以糜贞那小女人记仇的心态,在陆仁那里说上几句坏话,搞不好陆仁就会选择其他世家联手,那我丢掉的财富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万一他选择了蒯氏联商,蒯氏家势日丰之后,搞不好就会和我蔡氏争荆州的。”

张允点头称是。

蔡瑁又想了一会儿道:“这样吧,我先发付糜贞的使者回去,就说刘表数日前病故,我要主理大丧之事抽不出身来,请她先在襄阳城中安居数日,等大丧一过我自然会去找她谈谈生意,这样就应该能稳住她。你再派些个精明些的下人暗中盯住糜贞商队也就可以了。”

张允道:“大事在即,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