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晔犹豫起来:“将军,现在就由在下去主持,这合适吗?”
陆仁笑道:“没什么不合适的。你如果是不放心的话……来人,将我的印绶取来再交予刘先生。”
很快就有人取来了陆仁的印绶再递向刘晔,刘晔接过印绶,忽然觉得无比的沉重。默然的点了点头,向陆仁恭敬一礼道:“将军,刘晔必然不负将军之望!”
“呵呵!”
————————————————————
江东,吴郡。
数年之前,吴郡陆氏在陆康死后,由陆逊带领着族人回归吴郡,后来在陆仁的支持之下,鼓励族中青壮在江东地区行商贩货。在陆仁以夷州为本的强力支持之下,短短几年下来整个陆氏宗族完全走出了当初几近于破败不堪的家境,单就财力而言,现在已经是名符其实的吴郡第一大族,甚至是江东第一大族……当然这只是单以财力而论。
手里有了钱粮什么都好说,陆仁在临去夷州之前就开始着手宗族人才方面的培养,现在也已经颇见成效。吴郡的陆氏义学远近闻名,而且除去当时传统的文化教育之外,义学里还有一些选修的杂学,像商贸、机械、农业什么多的多多少少有些涉及,为的也是及可能全面一点的去培养各方面所需的人才。
不过事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比如陆逊的出仕说到底还是迫于局势,得表明一个对孙氏集团的支持态度,不然你再有钱孙氏也照样会找借口灭了你。而陆逊本来还算是干得不错,可惜在泉州一役中吃了个大亏,打了败仗回来之后就被孙权罢了官。
其实说实话,孙权在现在这个时期走的是拉拢江东本土豪族的路线,用后世学者的话来说就是要进行孙氏集团的江东话,否则孙权就不能达成“保江东,以观天下之变”的这个战略布署,所以在对陆逊的这个问题上,孙权本来是不想罢掉陆逊的官的。不过陆逊打了败仗,该背的责任总得背起来,不然孙权也不好向大众交待。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就不说了,毕竟陆逊在被罢官之后,吴郡的陆氏宗族里面总还有那么几号虾兵蟹将在就任着一些不轻不重的官职,所以孙权与吴郡陆氏之间也还算是有着些联系,陆逊的事先放上一放到也没有什么关系。而陆逊自泉州那边回来之后先找过一趟周瑜,在不提及泉、夷两州的前提下把山越诸族的情况告诉了周瑜,最后只是隐晦的告知周瑜,现在的山越绝不可轻图,当谋定而后动。
之后陆逊便隐居回陆氏宗族里,宗族中认识陆逊的人不在少数,见到陆逊如此还以为他是兵败之后自觉无颜面见孙权才躲回族里的,也就没有人去过多的说什么,几个与陆议比较熟悉的人还推荐陆议去义学中教书。因此陆议就在吴郡陆氏这里定居了下来,除了教孩子们读书识字之外,一般都深居简出,平时很少在人前露面。至于宗主之位,陆绩现在已经成年,陆逊自然是把宗主的权威交还给了陆绩。
不过这时的陆逊吧,从官位上掉下来之后,心中总有些失落也是难免的事。而且之前听说陆绩受孙权所辟出仕,心中的失落感又增添了几分,以至于今天早上教孩子们读书时都有些心不在焉,直到放学时陆逊草草的收好杂物,却又不知是回家好还是不回去的好。
犹豫间走出义学,陆逊想了想还是回去好些,不管什么事,一但轮到了你头上你总得去面对。只不过刚刚回到家门前,陆逊还没来得及进去,一个侍女装束的女子唤住他问道:“先生可是陆逊陆伯言?”
陆逊看了眼侍女腰间的佩剑就已经明白了。放眼整个江东,能让侍女腰间佩剑还大模大样的在街上走的除了孙尚香之外似乎就再无他人,这几乎就成了孙尚香的一个招牌。
“在下正是。姑娘可是郡主差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