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回比比谁黑
(他喵的又卡了网页,一按f5刷新就直接出来两篇294,真是喵了个咪的!)
————————————————————
“卖!为什么不卖?抓紧时间把这些船卖掉的话,我还能赚回些本钱。可真要是被老曹下了狠心给黑掉的话,我可就是血本无归喽!”
夷州陆仁的府坻之中,陆仁一手执着酒杯,另一手则是向在座的徐庶和刘晔晃了晃手中赵雨那边新发来的电文,大笑着向徐庶和刘晔说出了上面的话。
徐庶和刘晔亦笑,不过在笑过之后刘晔不免疑虑的问道:“将军话虽在理,可是雨丫头那里的舰船一共有七十六只,几乎是将军麾下现有舰船的一半左右,就这样卖掉的话,恐怕……”
徐庶向刘晔摆了摆手:“子阳兄你才来夷州不是很久,而且之前兄长增援北境打乌丸一役的时候,你人都还在邺城,兄长这里很多的事情你还不怎么清楚……兄长?”
陆仁看了看徐庶递过来的目光,笑而点头道:“你来说吧,我心情好,想多喝几杯。”
得到了陆仁的首肯,徐庶这才向刘晔解释了起来。
其实这个事说白了也很简单,陆仁这头敢派船过去,当然是早就想到过事成之后,老曹会盯上陆仁的这些舰船的事。所以陆仁派过去的船,其实都是夷州早期的舰船,基本上都是载重量大的商船,毕竟主要是帮老曹运一运兵,不用肚子大的商船难道还用战船?虽然说陆仁手头上真正意义上的战船其实也不多,但在那个时代,商船与战船之间的区别本身也不是很大,更何况只要稍稍的改动一下,商船也能当战船用。
而这些船只都只是帆动力型的,虽然也有些船只留下了预装蒸汽机的余量,但是根据这几年的实航经验,其结构方面还有所欠缺,并不怎么能够满足陆仁这里下一步的需要。换句简单点的话说,那些船只都是过了时的老式舰船,就算是不出老曹这里的这场事,迟些时候也只能是退下来作为夷州普通的商船来使用。
当然了,退下来作为普通商船使用还是有其价值的,可如果是被老曹给黑掉,这种亏本买卖陆仁是不会去做滴。而老曹因为有着不少的顾虑,不敢直接下手去黑掉陆仁的这些船,陆仁这个开了挂的家伙是早就有所预料的。那么与其到了某个时候被老曹下手黑掉,陆仁还不如直接的、公开的卖船,让老曹没办法去下这个手。
那又为什么早不卖掉算了?偏偏要在这个时候卖?那是因为之前陆仁这里的影响力还没有闹出来,所以一定要等到这次开春时的书籍大卖,给各地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力之后才大张旗鼓的公开卖船。也就是说,要让那些买得起这些大船的世家大族真正的查觉到夷州这里的商机之后,这船才能更好的卖出手去。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借着书籍售卖的影响力,使得那些世家大族都有了想购买船只的念头之后,又可以反过来让老曹不敢下令强征。别人都急着想买船跑商加赚钱,你老曹却把别人的舟船都强行征走,那你老曹是想干什么?不让这些士家大族跑商赚钱?你丫的地盘还想不想让我们这些士家大族对你表示支持,帮你把地盘给支撑起来了?老曹是聪明人,是绝对不肯去犯这种众怒的。
然后然后,这些世家大族当然也可以选择自己造船,但问题是以当时北方地区的造船能力,造一艘能跑海运的大船少说也得两、三个月,毕竟在这里可别忘了多年下来北方战乱对北方地区生产力方面所造成的影响。而晚上几个月那是什么概念?商场如战场,讲究的就是要抢占先机,你慢慢悠悠的把船造出来,哪有直接购买现成的二手船只来得便当?等你好不容易把船只给造出来,人家直接买了船的人没准早就跑到了夷州,跟陆仁这里签下了什么合约,然后就把最大块的蛋糕给先分走了,你去得迟了只能是捡点小漏不是吗?
接下来话题再转回来,那些世家大族都想扩大自身的影响力,而陆仁的手头上恰恰掌握着能够很大程度上扩大这些世家大族其影响力的印刷能力。这么说吧,比如说这个世家里有个能力不错的人写出了一本不错的书,如果能先其他的宗族一步印刷出来再售卖,那么影响力不就出去了吗?影响力一出去,名声自然也就出去了,那么借着这个名声出仕当官就要方便得多。而一但牵扯上了官场,那么谁先出名、谁先出仕,这尼玛也是很要命的事。
现在问题再反过来说一下,陆仁选择把这些船卖掉,又是不是有点出于无奈?比如说在基于不想和老曹闹翻脸皮的前题下,又不想被老曹白白的占了便宜,才索性用卖船的手段来给自己赚回本钱?
不好意思,还真心不是这样,事实上早在陆仁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这批船就没打算再接回夷州。得说清楚一下,不是出于被动的不想要了,而是陆仁主动的不想要了。
单纯的这么说只会越说越糊涂,得稍稍的细说一下才行。
其实陆仁想得很远,而这批旧船,陆仁本来就是想在某个时候卖去北方地区的。这么说吧,当时华夏大陆的经济、文化发达区域基本上全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因此河北那边的诸多地头才是陆仁接下来最重要的交易场所。但有一条,河北那边与夷州的距离相对来说有点远,而以当时河北地区的航海能力,河北的那些潜在商户单凭自身,只怕是没有能力自我完成与夷州之间的贸易往来。简单点说,就是陆仁要是不做点什么的话,这些潜在的商贸伙伴只能是被动的接受陆仁这头卖过去的东西,而不能主动的来夷州购买商品,其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能够前往夷州的航海能力。
陆仁这里自身的实力有限,犹其是人口方面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那么只凭陆仁自己派商队把东西卖到北方地区,其交易量肯定是单方面的,也是非常有限的。而一个成功的商贸据点,需要的是“往来”,也就是既要有往,同时也要有来。再说的粗略一点,陆仁只是自己派商队去跑的话,只能得到一半……准确一点的说肯定是一半都不到的收益。而想要进一步的扩大实力,陆仁就需要北方发达地区其自身的商队到夷州来跑商。
说到这里其实已经很明白了,也就是陆仁早就有把自己手头下退换下来的船只有意的卖给北方地区,让北方地区的那些有实力的世家宗族什么的可以借此来缩短自己主动跑来夷州跑商的准备时间。而北方地区的人缩短了能够自己主动来夷州经商的时间,不也就是省下了许多陆仁这里的时间吗?所谓“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这个道理陆仁还是懂的。
当然了,陆仁派去的船只肯定都是经过了挑选的。当时虽然是急调了甘宁的舰队,但甘宁是陆仁手头上最早期的舰队之一,所以甘宁手头上的很多已经是旧式的舰船,完全符合陆仁既要提升北方航海能力,又不把自身的一些超前技术泄漏出去的这种需求。再说了,甘宁舰队原本陆仁就是准备弄成纯战斗型舰队,差不多也该把甘宁舰队里那些商不商、战不战的舰船给更新替换掉了。
再说得难听点,在现代社会里这种事不也很常见吗?许多国家都会有大批更新之后遗留下来的旧式武器装备,真要去正常的销毁掉还得花费大量的金钱,劳师动众还费钱的,到不如把这些武器装备转卖给一些较为落后的国家,这既赚了钱还省了事的,何乐而不为?陆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借鉴了这种做法。
最后的一条,就是陆仁想这么做的话,就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比如说吧,夷州的影响力要是没有整出来,没有让那些敏感的世家宗族们闻到点利益的气味,陆仁的这些船都不太好卖掉。
其次要是没点什么事情作为前奏曲就冒然卖船,也很容易引发出一些原本不必要的麻烦。比如说直接卖船的话,曹操一口气直接全部买了下来,孙权那头就要紧张了;
再比如说,曹操这里带着点想法的,陆仁却突然说要卖船给那些世家大族,这也等于是直接给了老曹一记耳光,老曹回头就得找陆仁的麻烦。而现在的情况是世家大族们自己去找陆仁买船,换句话说就是这些世家大族当了陆仁的一面挡箭牌,老曹碰上这个事就算是心里明白,却也不能去找陆仁的麻烦不是吗?要知道很多时候,夹在矛盾双方之间的这一层纸,其用处可是灰常灰常之大滴!
却说刘晔听完了徐庶的这一番很详尽的解释之后,心中讶然不已的向陆仁竖起了大拇指,暗道:“黑!这一手实在是黑!!原本我还以为他陆仁是在不得已之下才出此下策,现在才明白从他派船去支援老曹征讨乌丸时起就已经布好了这个局。可这尼玛想得也太长远了吧?而且这个局一环接一环的,很多时候就算明明知道是圈套,可是受时局所迫也只能乖乖的入局,就比如说打乌丸的时候,老曹能说他不去打吗?”
想到这里刘晔又看了看正在那里一副春风得意的模样远望海景的陆仁,刘晔又暗自的点了点头,心道:“他的棋下得本来就很大,跟着这样的人做事,不亏!”